婴儿型多囊肾患儿生存期受病情严重程度影响,轻症可能存活至成年,重症多在出生后数月内夭折,关键因素包括肾功能代偿情况、并发症控制及综合治疗。
婴儿型多囊肾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PKHD1基因突变导致。父母双方携带致病基因时,胎儿有25%概率发病。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目前尚无基因疗法,但可通过产前超声筛查早期发现。治疗以支持为主,如腹膜透析延缓肾功能恶化。
根据肾脏囊肿进展分为围产期型、新生儿型和婴儿型。围产期型最严重,出生即伴随肺发育不全,多数48小时内死亡;新生儿型需呼吸机支持,1年内死亡率达50%;婴儿型进展较慢,部分患儿通过肾移植可存活至青少年期。
高血压是主要死因之一,需长期服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氨氯地平。反复尿路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能需脾切除或分流手术,营养支持采用高热量配方奶配合中链甘油三酯。
终末期患儿需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适合婴幼儿,血液透析需体重达8公斤以上。亲属活体肾移植最佳年龄为2岁以上,术后需服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抗排异药物。国内儿童肾移植5年存活率约85%。
肺发育不良患儿需立即气管插管,严重者需高频振荡通气。一氧化氮吸入可改善肺动脉高压,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为等待移植的患儿争取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对部分病例有效。
日常护理需监测尿量、血压及生长曲线,低盐饮食控制钠摄入在1-2mmol/kg/天。呼吸困难患儿喂养时采用斜坡位,少量多次避免呛咳。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运动预防挛缩,音乐刺激促进神经发育。定期随访超声评估囊肿变化,每3个月检测血肌酐和电解质。心理支持对患儿家庭至关重要,可加入罕见病互助组织获取资源。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
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