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干涩主要由激素水平变化、哺乳影响、心理压力、会阴损伤及炎症反应导致,可通过局部保湿、雌激素治疗、心理调节、抗炎处理及盆底肌锻炼改善。
分娩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哺乳期泌乳素升高会抑制雌激素分泌,加重干涩症状。短期可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涂抹,哺乳期结束后可口服短效雌激素制剂,如补佳乐、芬吗通等。
母乳喂养时体内泌乳素持续处于高水平,导致阴道壁弹性降低。建议哺乳前使用温水热敷会阴部,哺乳间隙使用含透明质酸的阴道凝胶,如润巢速、妇炎洁生物膜等保持湿润。
产后焦虑和疲劳会抑制性激素分泌,盆底肌持续紧张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压力,每天进行15分钟正念冥想,配偶参与按摩腰骶部能促进放松。
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同房疼痛。产后6周复查时若发现瘢痕增生,可采用CO2激光治疗、射频消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软化瘢痕。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引发阴道炎,异常分泌物刺激黏膜引发灼热感。需化验白带常规,细菌性阴道炎可用甲硝唑栓,真菌感染选择克霉唑阴道片,同时口服维生素B2增强黏膜修复。
日常多食用亚麻籽油、深海鱼类等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血供,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异常出血需排查卵巢功能早衰,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哺乳期用药前需咨询局部雌激素制剂建议哺乳后立即使用,间隔4小时再哺乳。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