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畸形通过规范产检多数能够检出,关键检查包括NT超声、大排畸超声、胎儿心脏超声。
孕11-13周进行的NT检查可初步发现严重心脏结构异常。通过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结合静脉导管血流评估,对单心室、大动脉转位等严重畸形检出率达60%。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
孕20-24周的系统超声能清晰显示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可识别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常见畸形。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对复杂畸形的检出率可达85%,但轻度肺动脉狭窄等可能漏诊。
针对高危孕妇或疑似异常的胎儿,孕24-28周进行专项心脏超声,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可诊断90%以上复杂畸形,包括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等。需由经过认证的胎儿心脏专科医师操作。
孕妇肥胖、胎位不佳、羊水过少可能降低检出率。部分迟发型畸形如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可能到孕晚期甚至出生后才显现。遗传因素如21三体综合征合并的心脏畸形更易被检出。
确诊后需多学科会诊评估预后,严重病例可选择胎儿心脏介入治疗或出生后手术。出生前准备包括确定分娩医院级别、新生儿抢救团队待命。部分简单缺损可能自愈,需定期随访。
孕期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重点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避免接触放射线和致畸药物。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定期监测婴儿氧饱和度和体重增长,复杂畸形患儿需在专科医院随访至成年。建立先心病健康档案,记录每次检查数据和用药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