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可以做提拉动作吗

发布时间: 2025-05-21 14: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生儿脊柱和肌肉发育未完善,严禁做提拉动作,需采用正确抱姿保护颈椎腰椎,具体注意抱姿方式、发育阶段、风险规避、替代互动、异常处理。

新生儿可以做提拉动作吗

1、抱姿方式:

新生儿颈部肌肉无力,竖抱时需一手托住头颈一手托臀部,保持头颈与躯干呈直线。错误提拉动作可能导致颈椎损伤或摇晃综合征,正确做法是让婴儿头部自然靠在成人肩部,避免突然牵拉四肢。

2、发育阶段:

0-3个月婴儿脊柱呈C型弯曲,4个月后才逐渐形成颈曲。提前进行提拉训练会压迫椎间盘,影响脊柱生理曲度发育。满月后可在俯卧时短暂练习抬头,但需在监护下进行。

3、风险规避:

新生儿可以做提拉动作吗

提拉动作易引发肩关节脱位、臂丛神经损伤等意外。更换尿布时应平移身体而非拽拉脚踝,穿衣时先穿袖子再套头,避免强行牵拉肢体。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谨慎。

4、替代互动:

促进发育可做被动操:轻柔按摩手指脚趾、交替屈伸膝关节、顺时针抚触腹部。清醒时多进行面对面交流、黑白卡追视、摇铃听觉刺激等安全互动。

5、异常处理:

若发现肢体活动不对称、哭闹拒碰某部位,需警惕软组织损伤。突发剧烈哭闹伴呕吐需排除肠套叠,出现肌张力异常或运动落后应及时儿保科就诊评估。

新生儿可以做提拉动作吗

日常护理注意保持室温24-26℃,穿着前开式纯棉连体衣便于穿脱。哺乳后竖抱拍嗝需用前臂承托头颈,每次不超过15分钟。被动操应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动作需轻柔缓慢。出现打挺、抗拒时应立即停止,定期儿保监测大运动发育里程碑。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早产儿需遵医嘱强化铁剂。俯卧练习从每天2-3次开始,每次不超过3分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6个提拉动作​—臀部翘起来
6个提拉动作​—臀部翘起来
想要紧翘的臀部的MM,必须通过拉、转、反身、弯曲、绷紧等动作,有意识地锻炼盆骨中心的脊梁骨部位。练习这些必要的动作,有绷紧臀部的肌肉的作用。使臀部肌肉不再松松垮垮,臀部不再肥大而下垂。还可以提拉臀部,让臀部更加挺翘,练出完美的臀型。在骨的中间部位,也就是脊梁骨的最下端,通过锻炼这...[详细]
发布于 2017-10-10

最新推荐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时,父母可通过设定零花钱规则、引导合理消费、区分需求与欲望、培养劳动意识、建立储蓄习惯等方式处理。过度满足或简单拒绝均不利于孩子财商发展,需结合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1、设定零花钱规则根据孩子年龄制定固定金额的零花钱发放周期,...[详细]
2025-08-25 13:12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后果、正向引导、榜样示范、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儿童撒谎行为通常与模仿环境、逃避惩罚、寻求关注、认知发展局限、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以平和态度与孩子沟通。当发现...[详细]
2025-08-25 12:34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行为矫正、沟通教育、家庭规则重建、心理干预和正向激励等方式干预。偷窃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因素引起。1、行为矫正立即制止偷窃行为并明确告知其错误性,要求孩子归还...[详细]
2025-08-25 11:56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情感联结、行为矫正和家庭协作等方式干预。偷钱行为可能由零用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行为习惯偏差等原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以平和态度与孩子单独谈话,避免当众指责。通过开放...[详细]
2025-08-25 11:18
孩子偷东西怎么处理比较好
孩子偷东西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教育和引导措施,常见处理方式有沟通了解动机、明确行为界限、建立物权意识、合理补偿后果、寻求专业帮助。1、沟通了解动机发现孩子偷窃行为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当众责骂。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可能...[详细]
2025-08-25 10:41
孩子在班级被孤立如何处理
孩子被班级孤立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教师协助、创造社交机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处境。孤立现象可能由性格差异、社交能力不足、误解冲突、家庭环境影响、校园欺凌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每日与孩子平等对话,避免质问...[详细]
2025-08-25 10:03
孩子带钱去学校怎么教育他
孩子带钱去学校时,家长可以通过沟通零花钱用途、培养理财意识、设定消费规则、关注社交需求和强化安全教育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过程中需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过度控制或放任。1、沟通零花钱用途与孩子明确讨论带钱到学校的目的,区分必要开支与非必要开...[详细]
2025-08-25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