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早期10个征兆主要表现为体温异常、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皮肤变化、反应迟钝、黄疸加重、腹胀呕吐、心率异常、肌张力低下及惊厥。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患儿可能出现发热体温>37.8℃或低体温<36℃,系感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早产儿更易出现体温不升,需持续监测肛温变化。
吸吮力减弱、拒奶或奶量下降超过20%,与感染引起的全身消耗及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胃潴留,需记录每次进食量及呕吐情况。
呼吸频率>60次/分钟伴鼻翼扇动,因炎症介质影响呼吸中枢或并发肺炎导致。需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及发绀现象,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
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局部硬肿或脓疱疹,提示微循环障碍或细菌定植。脐部红肿渗液、皮肤瘀点等局部感染灶可作为病原体入侵途径。
嗜睡或激惹交替出现,原始反射减弱,与细菌毒素影响神经系统有关。可通过新生儿行为评分NBNA评估意识状态变化。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胆红素每日上升>5mg/dl,可能因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需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及肝功能指标。
肠鸣音减弱伴胆汁性呕吐,提示败血症相关性肠麻痹。腹部X线可见肠壁积气或门静脉积气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征象。
持续心动过速>160次/分或心律不齐,反映心肌受炎症因子影响。心电监护可发现ST段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
四肢松软、蛙状体位,与感染代谢紊乱导致肌力减退相关。需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细微型惊厥表现为眼球震颤、咀嚼动作,严重者出现强直阵挛,提示细菌毒素已造成脑实质损伤。视频脑电图有助于明确发作类型。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新生儿,建议立即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培养检查。保持适宜环境温度36.5-37℃,采用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2小时记录一次体温、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呼吸暂停、抽搐或休克表现,需紧急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抗生素联合治疗及器官功能支持。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