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白血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治疗效果主要与分型、年龄、治疗反应、并发症管理、基因特征等因素相关。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愈率可达90%,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约60-70%。ALL中标准风险组预后最好,高危组需强化治疗。AML中M3型早幼粒细胞型治愈率超85%。
1-10岁患儿治疗效果最佳,婴儿期及青春期预后相对较差。年龄影响药物代谢能力,幼儿对化疗耐受性优于成人。青少年患者需特别注意治疗依从性问题。
诱导化疗后骨髓是否快速缓解是关键指标。第15天微小残留病MRD阴性者预后良好。治疗过程中出现髓外复发或耐药将显著降低治愈率。
感染是主要致死原因,需严格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期败血症。化疗相关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需及时干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需防控移植物抗宿主病。
费城染色体阳性ALL需联合靶向药物。AML中FLT3-ITD突变提示预后不良。NPM1和CEBPA双突变则预后较好。现代基因检测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治疗期间需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推荐蒸蛋羹、肉末粥等易消化食物。化疗间歇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维持阶段需按时复查血常规,避免接触感染源。家庭需建立规范服药记录表,精确记录环磷酰胺等细胞毒药物使用时间。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治疗过程,学龄儿童建议维持适度课业学习。治疗后两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骨髓穿刺监测。
2024-07-10
2024-07-10
2024-07-10
2024-07-10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