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腹膜炎属于严重急症,需立即就医治疗。病情严重程度与感染范围、就医时机、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可能引发败血症、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腹腔感染易快速扩散至全身。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细菌毒素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早期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拒奶、腹部膨隆等症状。
炎症反应会直接损伤肠道、肝脏等腹腔器官。肠壁水肿可能导致肠穿孔,腹腔脓液积聚可压迫膈肌影响呼吸。部分患儿会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继发损害。
未及时治疗易发展为脓毒症,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显著升高。
新生儿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依赖腹部超声、腹腔穿刺等检查。治疗需联合静脉抗生素、腹腔引流等综合措施,部分病例需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清除病灶。
存活患儿可能遗留肠粘连、短肠综合征等后遗症。预后与发病至治疗间隔时间密切相关,24小时内干预可显著改善生存率。极低出生体重儿远期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持续哭闹伴呕吐、腹壁发红或静脉显露、尿量减少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送医。治疗期间应维持母乳喂养以增强免疫力,术后需定期随访评估营养状况。恢复期可采用袋鼠式护理促进亲子bonding,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安抚奶嘴等物品。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按医嘱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