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抓住教育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好习惯

发布时间: 2017-04-11 15: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给教育下过这么一个定义: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离开了学校,我们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孩子习惯的培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雷尼:少时坚持体育锻炼战胜残疾

小时候,巴雷尼因病成了残疾,母亲强忍悲痛,不断的鼓励和帮助儿子。她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直击巴雷尼内心深处,他“哇”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

之后,母亲一有空就鼓励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经常累得满头大汗。有次母亲重感冒,发着高烧,但是她还是坚持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顺着母亲的脸流淌下来,她用毛巾擦擦,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就这样,巴雷尼练就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也练就了坚持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大大弥补了巴雷尼身体残疾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更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经受了命运的严酷打击,刻苦学习,不断进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并最终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一代领袖伟人毛泽东:从小酷爱读书和勤俭节约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时候起,他就养成了各种好习惯:爱学习、爱读书、爱写字、爱运动、爱劳动……

毛泽东从小酷爱读书,他读书养成了“四多”的习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的书架上藏有十多万册书,其中《资治通鉴》他读了十七遍,上面写满了批注语和各种符号。正是这些良好的读书习惯,促使他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气度非凡的人民领袖。

读书和体育是毛泽东最酷爱的习惯。他认为,只有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才可能有知识上、道德上的追求,才谈得上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早年,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积极锻炼身体,把强健体魄、勇气、意志上升为人格重塑的首要前提。他坚持游泳、爬山、跑步等活动,特别重视冷水浴,以锻炼“猛烈与不畏”的精神。

在饮食方面,毛泽东艰苦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摈弃享受和奢侈的恶习;在衣着方面,毛泽东也非常俭朴,只追求干净整洁简朴宽松即可。

类似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它们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养成某种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所以,无论家庭条件或经济条件如何,每个父母都应该给孩子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守时的习惯等等。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有良好的氛围烘托,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孩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家长在家经常阅读,孩子也会跟着模仿,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爱上阅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孩子不爱读书,成天看电视,其实这不能全怪孩子。如果家长在家成天看电视,那孩子也就围着电视转,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电视迷”。电视确实精彩,大人看起来都会着迷,更何况孩子呢?想让孩子做得好,首先需要家长身体力行。在孩子心目中,家长的榜样很重要。

但是,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追求功利,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阅读;其次要了解孩子,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真正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第三就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

隐约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情节:一名学生,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被迫选择在家附近的大学走读。感到委屈的他,一天在和父亲发生激烈的争吵后,冲动之下在交给老师的卡片上写下了一句“我是傻瓜的儿子”。

之后这名学生有些后悔,变得惴惴不安。第二天老师在发还给他的卡片上写了简短的一句话:是不是“傻瓜的儿子”与你未来的人生有多少关系呢?

老师的话引起了这名学生的反思:他常常把不顺心的事情归咎于父母,总是想如果不是因为父母没能力赚到足够的钱,如果不是父母错误的干涉,他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然而,他却缺少自我反省。老师这句话让他从狭隘的自我中跳出来,开始检讨自己,并学会去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这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了自省的力量。人不可能完美无瑕,但人应该努力地去塑造和力求进步。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表现在能正确地对待不足和失败,不断地反省自己,在反省中总结教训,不断进步。

培养孩子守时的习惯

去年,英国多地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对经常无正当理由迟到学生的家长罚款60英镑(约合574元人民币),若三周之内不交钱,罚款数额加倍;若坚持不交钱,家长可能受到起诉甚至被判入狱。

我们暂且不评价此做法是否妥当,但是通过处罚,说明学校对学生守时的重视。养成守时的习惯看似小节,其实关乎一个人的责任感、信守承诺的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对他人是否尊重等。在成年社会中,一个不能守时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一个在其他方面也不可靠的人。

很多年前,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

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事物……”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很多很多的好习惯,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因为小时候是习惯培养的黄金期。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曾经听过一位从事早教的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1吨的气力。

这些都说明早期教育在习惯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当然,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所以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不要操之过急。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如果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习惯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就像前文提到的诺贝尔奖得主巴雷尼,通过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他由被动到主动,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再者,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有良好的环境。家长在家里不能随便吵架、骂人,如果孩子骂人打人,要有一个惩罚机制,而且全家要统一口径,这就是好的环境。在家里,家长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亲爱的家长们,从今天开始为孩子播种吧!明天,孩子将收获一生的财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必须有好的素质。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养成,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需要付出努力,都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好习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他才能成功。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天才,一些人并不是天资聪明,可他们重视从小培养好习惯,不断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习惯...[详细]
发布于 2024-10-17

最新推荐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时,可通过情感支持、建立沟通渠道、培养独立能力、创造熟悉环境和寻求学校协助等方式帮助孩子适应。家长需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焦虑。1、情感支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是首要步骤。家长应避免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感受,用温和的...[详细]
2025-07-05 13:40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时,家长可通过积极沟通、培养自信心、建立正向反馈、调整教育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这种情绪通常由师生互动不足、性格敏感、过往负面经历、家庭环境影响、社交焦虑等因素引起。1、积极沟通主动与老师保持开放对话,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7-05 12:20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敢去学校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沟通、角色扮演练习、渐进式适应、兴趣引导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师生互动压力、负面经历、性格敏感、家庭环境影响、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一、心理疏导家长需通过日常对话帮助孩子表达对学校的真实感受,避...[详细]
2025-07-05 11:00
怎么样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好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关键在于尊重独立性和建立有效沟通,主要有保持平等对话、设定合理边界、给予情感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尊重隐私空间等方法。1、保持平等对话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用开放式问题代替命令式语言。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观点不...[详细]
2025-07-05 09:40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可通过情绪引导、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适度冷处理、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发脾气通常由需求未被满足、情绪表达能力不足、疲劳饥饿、模仿他人行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减少发脾气的关键。家长可用...[详细]
2025-07-05 08:20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怎么办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沟通不畅、睡眠不足、情绪管理能力弱等因素有关。家长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家庭氛围、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情绪调节技巧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问题。1、心理疏导高三阶段孩子处于...[详细]
2025-07-05 07:00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怎么办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可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寻求第三方协助、建立信任关系、记录问题细节等方式缓解。矛盾通常由沟通不畅、认知差异、情绪管理不足、教学方式不适应、个性冲突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尊重态度与老师直接交流,明确具体...[详细]
2025-07-0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