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有这些症状要引起注意

发布时间: 2018-03-08 17:4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肺部,是我们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在我们生活中,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些小宝宝也是会患有肺炎的症状,那你知道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吗?当宝宝患上肺炎的时候又该如何治疗呢,宝宝得肺炎的话应该怎么护理呢,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

  1、精神状态

肺炎,对于宝宝来讲,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隐患,严重者有可能会危害宝宝的生命。我们要想及时发现宝宝肺炎,细心的家长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并且有发热、咳嗽、喘等等不良反应,就要注意了!

要想及时发现宝宝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

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2、发热情况

宝宝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宝宝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但同时也应该时刻警惕不发热的宝宝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有时可能会很高,但也有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的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

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判断是否患肺炎还需看宝宝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3、咳嗽和呼吸

判断是否患肺炎还需看宝宝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约占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该型肺炎约占宝宝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好发于冬春季。其中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

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

宝宝肺炎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4、食欲

宝宝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宝宝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

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宝宝得肺炎如何治疗

肺炎的宝宝一般都有发烧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帮助宝宝退烧。有时候可能会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这时候,大人也一定要及时地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孩子退烧。即使烧不会很快退去,但是我们采取了得当的物理降温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损伤。

如果采取的一些急救措施还不起效果的话,那就要尽可能快地送孩子去医院救治。

另外,在医治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很多医生并不会告诉我们家长要注意饮食调养,但是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大家一定不要轻视。

  宝宝肺炎怎么护理

  1、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患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3、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口唇四周发青,面色苍白或发绀时,说明患儿已缺氧,必须及早抢救。

想要有效的预防宝宝肺炎的话,要经常带宝宝开展体格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适宜,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如何预防小孩肺炎

 1、想要有效的预防宝宝肺炎的话,要经常带宝宝开展体格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适宜,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2、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宣传工作,搞好个人环境卫生,住室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节少带儿童到公共场所,预防各种传染病。

  3、在平时要及时的注意宝宝的身体的健康的状况,极防治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4、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2~10ml,用水稀释1~2倍熏蒸,晚上睡前门窗关闭熏蒸1小时,对多种细菌有灭菌作用,对不耐酸的病毒有灭活作用,每日1次,连用3天。

通过上面的文章介绍,我们了解到肺炎,对于宝宝来讲,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隐患,严重者有可能会危害宝宝的生命。还有 肺炎的宝宝一般都有发烧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帮助宝宝退烧。所以家长平时们在平时一定要及时的注意宝宝的健康状况,避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 宝宝有这些症状要注意
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 宝宝有这些症状要注意
在我们生活中,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些小宝宝也是会患有肺炎的症状,那你知道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吗?当宝宝患上肺炎的时候又该如何治疗呢,宝宝得肺炎的话应该怎么护理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1、精神状态肺炎,对于宝宝来讲,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隐患,...[详细]
发布于 2018-05-31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