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如何教宝宝正确的用餐礼仪

发布时间: 2012-01-18 16: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的很多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很不注意用餐礼仪。不喜欢的菜一口不吃,喜欢的菜就拉到自己面前,不许别人动筷;用餐过程中唠唠叨叨,话语比碗里的饭粒都多;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顿饭要吃两个钟头……这些都是很不好习惯,不仅是不礼貌的表现,而且影响孩子的健康。

事例:妈妈接到同学聚会的邀请,兴致勃勃地带着冲冲去赴会。吃饭时,5岁的冲冲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粗野”。“妈妈,菜怎么还没做好呀,我都快饿死了!”小家伙一边旁若无人地嚷嚷,一边用力敲打着桌子和椅子。

饭菜刚端上桌,冲冲的精彩演出就开始了。众目睽睽之下,袖子从菜上拖过去。妈妈赶忙呵斥他,可冲冲根本不在意。过一会儿,他一不小心把勺子弄在了地上。小家伙索性放下勺子,用手抓够不着的菜。明明嘴巴里塞得满满的,可他还不停地嚷嚷。桌上的几个客人,见到这种情形,都无可奈何地皱起了眉头。妈妈尴尬极了,心里十分后悔把他带来,心想朋友回去肯定要议论:“这孩子太没规矩了,习惯太差,缺少教养。”

文明的“吃相”应从小培养,从小纠正孩子用餐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用餐礼仪,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常孩子在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例如:吃饭、喝汤等。育儿专家认为,一旦孩子愿意自己用餐了,便是人格开始趋于独立的一种标志。这时候,家长完全应该给孩子气大力支持。2岁左右时,孩子开始有步骤地学习用餐礼仪;到了4岁,用餐的所有礼仪就已经基本掌握了。 推荐阅读:学龄前孩子应该知道的礼仪

如何教宝宝正确的用餐礼仪:

1、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的言行举止、各种习惯都是影响宝宝的最根本因素。要想宝宝改正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只有首先从自己做起,尽量让宝宝与父母一道用餐,并给宝宝树立一个好榜样,久而久之,宝宝就会从父母身上学到不少用餐时应遵循的礼仪。

2、在宝宝渴望独立进餐时,父母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并把下面的基本规则一点一滴地教给宝宝:

饭前一定要洗手;

在用餐过程中,必须保持桌面的整洁;

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说话;

不能用手玩饭粒、饭团;

不要把吃不完的东西放回菜盘里;

当与许多人一起用餐时,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菜拖到自己面前;

吃东西、喝汤要不出声,不要发出啧啧的声响;

尽量避免打嗝,实在忍不住时,也应紧闭嘴唇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不翻捡盘中食物,筷子上沾有食物不要夹菜;

吃饭时要量力而行,最好是能把碗里的饭吃完,不要剩饭;

吃完饭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里,座椅放正。

3、带宝宝出去吃饭或聚餐前,先做好“预防”工作:

出去前,先跟宝宝说明要求,比如到餐厅不能大声喧哗等;

如果等待就餐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带他们四处走走,看看餐厅周围的摆设或环境,让宝宝有点乐趣;

给宝宝准备一些不打扰别人的玩具,在就餐前或是他吃完饭但聚餐还没有结束时拿出来给他玩。以免宝宝觉得无聊而到处乱跑。图画书是最方便、最合适的玩具之一;

用餐时,别一口气就把宝宝喂饱,而是和大人进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则宝宝一饱就精力充沛,很难再坐得住。

4、在游戏中培养:

可以和宝宝玩一些餐厅里的游戏。比如:让宝宝和爸爸做客人,妈妈做餐厅的服务员。最后由服务员评选一位“最佳顾客”或是“最有礼貌的顾客”等等。

5、细心指导,耐心教育:

如果宝宝有不好的表现不要人前教子,要顾全宝宝的面子,在事后和他讨论他行为上的不妥。切忌在宝宝表现不好或是屡教不改时失去耐心,因为一味地责备、打骂宝宝只会让他与家长越来越对立,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以上是如何培养宝宝正确的用餐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宝宝自己动手用餐?
如何培养宝宝自己动手用餐?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说话、走路、自己动手吃饭的早晚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发育情况。这的确跟孩子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早期教育对孩子说话、走路、自己动手也能产生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来了解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呢?>>>家中婴儿早教重在开发智力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呢?前...[详细]
发布于 2013-10-24

最新推荐

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和孩子沟通
孩子成绩下滑时,家长应通过倾听、共情和引导的方式沟通,避免指责或施压。主要有建立信任关系、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调整教育方式、关注心理状态五个关键步骤。一、建立信任关系选择轻松的环境开启对话,用开放式提问代替质问。家长需先表达理解,可...[详细]
2025-07-02 13:00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改善家庭氛围、寻求学校支持、心理干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式缓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厌学情绪。1、调整沟通方式家长需避免指责式对话,采用开放平...[详细]
2025-07-02 11:40
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轻松对话环境、寻找共同话题、尊重孩子隐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沟通障碍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氛围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焦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详细]
2025-07-02 10:20
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跟老师说
孩子不想上学时,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说明情况并寻求合作。孩子厌学可能由学习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因素、情绪问题或适应障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家校协作共同解决。1.坦诚说明情况家长需用具体事例向老师描述孩子的表现,如早晨抗拒起床、频繁抱怨身体不...[详细]
2025-07-02 09:00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的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监督等方式改善。拖延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过高、缺乏时间观念、兴趣不足、家庭氛围紧张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详细]
2025-07-02 07:40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分解任务目标、增加趣味互动、家长参与陪伴等方式改善。孩子抗拒写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兴趣、作业量不适、亲子沟通不足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置固定、安静且光线充足...[详细]
2025-07-02 06:20
孩子要怎样教育才是最合适的
教育孩子需要根据其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采取个性化方法,核心在于平衡规则与自由、关爱与引导。主要有建立安全感、设定明确界限、培养自主能力、注重情感沟通、以身作则五个关键维度。一、建立安全感婴幼儿时期通过及时回应需求、稳定抚养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安...[详细]
2025-07-02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