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发热有哪些利和弊?

发布时间: 2012-12-29 16:26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发热是坏事吗?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担心宝宝发热,怕宝宝高热不退烧坏脑子,影响大脑发育。可是,发热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让我们看看宝宝发热有哪些利和弊?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1、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推荐阅读:年轻爸妈,你会给宝宝测体温吗

2、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

3、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

发热:毁坏人体健康的蛀虫

发热当然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1、高热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状态。婴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

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谵语、昏睡、昏迷等。

2、影响人体消化功能。

胃肠道运动缓慢: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胃肠道运动增强:腹泻甚至脱水。

3、使人体食入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增快,加大了机体对氧的消耗,加重人体内器官的“工作量”。

4、持续高热最终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了继发其他感染的危险。

在宝宝发热期间,应仔细测量体温,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即体温超过38.5℃,需及时用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男颧骨突出是利还是弊
男颧骨突出是利还是弊
男颧骨突出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但也可能影响面部协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1、美学角度男性颧骨突出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阳刚之美的象征,可能让面部轮廓更具立体感。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特征可能增强个人魅力,增加面部的辨识度。2、面部协调过度突出的颧骨可能导致五官不协调,影响整体面部美观。对...[详细]
发布于 2024-10-14

最新推荐

怎么能让孩子写作业速度快
提升孩子写作业速度可通过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优化学习环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分解任务目标、进行专注力训练等方法实现。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形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减少外界干扰,同时避免因过度催促导致心理压力。1、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孩子使用...[详细]
2025-09-22 13:12
孩子偷钱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偷钱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偷钱家长应及时制止并引导其认识错误,通过沟通教育、行为纠正、建立信任、树立榜样、合理奖惩等方式帮助孩子改正行为。1、沟通教育发现孩子偷钱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当众训斥。选...[详细]
2025-09-22 11:56
隔代抚养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隔代抚养的孩子通常表现出独立性较强、社交能力分化、传统观念较深等特征。隔代抚养可能由父母工作繁忙、家庭结构变化、祖辈主动参与育儿、父母教育观念差异、单亲家庭等因素引起。1、独立性较强隔代抚养的孩子往往较早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祖...[详细]
2025-09-22 10:41
如何教育孩子引导高中孩子
教育高中孩子需要结合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学业发展需求,通过有效沟通、责任培养、目标引导、兴趣支持和规则建立等方式实现。1、有效沟通保持开放平等的对话环境是引导高中孩子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单向说教,多倾听孩子的想法,用提问代替命令。...[详细]
2025-09-22 09:25
孩子不爱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爱主动写作业可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规律作息、减少干扰因素、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参与等方式改善。孩子抗拒写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缺乏成就感、任务压力过大、环境不适、亲子沟通不畅等因素有关。1、培养学习兴趣将作业内容与...[详细]
2025-09-22 08:09
为什么高中的孩子不好管教
高中阶段的孩子不好管教主要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增加、独立意识增强、社交关系复杂化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青春期心理变化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后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情绪容易波动且敏感。大脑前额叶皮质发育尚未完...[详细]
2025-09-22 06:53
孩子总是偷家长的钱怎么办
孩子总是偷家长的钱怎么办
孩子偷家长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情感需求未被满足或行为习惯偏差有关,可通过建立信任沟通、明确规则界限、合理零用钱制度、正向行为引导及家庭协作教育等方式纠正。1、建立信任沟通...[详细]
2025-09-22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