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活动锦集

发布时间: 2013-03-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生儿时期宝宝的躯体不能自由移动,只表现出手足不自主地乱动。他主要以一些先天性反射活动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先天的反射是早期婴儿特有的,它可以反映新生儿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是否正常。>>>推荐阅读:晚产的孩子更容易患多动症

  先天反射主要有以下几种:

  觅食反射

用手指或乳头触摸宝宝的面颊,他就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嘴表现出吮吸动作。这种反射活动大约在出生后4个月-7个月时消失。

  吮吸反射

将乳头或其他物体放入宝宝口中或者手指触及宝宝的上、下口唇,即引出吮吸动作。这种反射活动大约在4个月-7个月时消失。

  握持反射

将手指触及宝宝手心时即被宝宝紧握不放。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3个月以内的婴儿双手是紧紧攥拳的。大约到了3个月-4 个月时此反射消失,宝宝的手开始松开,出现了有意识的抓握。

  拥抱反射

用一只手托起宝宝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厘米-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他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 0度一1 5度。正常的宝宝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这种反应被称为“拥抱反射”,它的消失时间是3个月-6个月。

  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宝宝仰卧时,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与脸面同侧的上下肢体伸直,对侧肢体屈曲。早期新生儿的睡姿经常呈这种状态。这种反射大约在6个月时消失。

  踏步反射

用双手托起宝宝腋下,竖直把他抱起时,使他的足背触及桌边下缘,他就能主动出现“迈步”的样子。这种反射大约在6周消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有什么 什么是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有什么 什么是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觅食、吮吸和吞咽反射当你用乳头或奶嘴轻触新生儿的脸颊时,他就会自动把头转向被触的一侧,并张嘴寻找。这种动作就是觅食反射。每个新生儿出生时都具有吮吸反射,这是最基本的反射行为,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进食。将奶嘴放进新生儿口中,他就开始吸吮。吸吮运动极其强烈,甚至在乳头的吸吮刺激移开之...[详细]
发布于 2021-11-23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