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

发布时间: 2013-05-06 15: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起五一这段时间1岁多安安的睡前情况,他妈妈忧心忡忡地说道,“安安每天晚上不睡觉,又哭又闹,搞得从外地赶来的外公外婆也跟着着急。”相比而言,李妈妈遇到的情况稍微好些:“我家宝宝倒是不哭闹,但是晚上非常精神。凌晨1点即使关了灯,她还要继续玩。”

记者日前采访时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间,旅游的比较多,没见过“世面”的宝宝们,不仅白天异常兴奋,晚上也不肯按时入睡,不少妈妈抱怨,宝宝长时间养成的睡眠规律,由于假期全被打破,哄宝宝睡觉就变成一场“睡前大战”。

睡眠规律被打破恢复时间需长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健康教育科曾晓琴主任介绍,每年五一不少宝宝的睡眠作息都会出现一些紊乱情况,而通常来讲,虽然几乎所有妈妈都注意到宝宝在五一期间的作息变化,但很少有人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事,“不少新妈妈觉得过节了,家人朋友难得团聚,也让宝宝破一次例吧。”

事实上,宝宝睡前异常行为是睡眠紊乱的表现,而“过节破例”的观念并不足取:“很多妈妈觉得,只是一个星期,让宝宝热闹一下没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把既已养成的良好睡眠规律打乱,再想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说,给婴幼儿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一段时间,但破坏它则只需要一朝一夕。”

更令人担忧的是,过节破例的观念形成,也可能让大人们放松照顾的神经,没有认真顾及宝宝的生活规律,饮食和睡觉都难以保证,如果放任不去调整,有可能对宝宝的健康产生损害。>>>推荐阅读:宝宝总是揉眼当心感染沙眼

睡前1小时需“静闭”

在五一的喧嚣逐渐安静下来后,如何帮助宝宝恢复到日常的生活作息,曾晓琴表示方法非常简单,妈妈要帮助宝宝抗干扰,循序渐进地帮助宝宝调整过来,逐渐恢复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

宝宝特别困的时候,往往会表现为哭闹甚至一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如非要吃东西、看电视、不服听从、做与平常异样的一些行为等。“由于婴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即使宝宝嚷着‘我不睡、我不睡’,也可能是疲惫想睡的表现,这时父母不应就此放任孩子玩耍,而应明白宝宝可能是‘口是心非’,他们通常会哭着就睡着了。”

如果是睡前兴奋异常继续玩耍,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而且,这些睡前活动最好是节前便形成习惯的,让宝宝知道,这些活动之后就该睡觉了。此外,还可以在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准备睡觉的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宝宝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不应忽视的是,这段时间宝宝饮食变化可能造成夜尿增加,为了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妈妈应该在宝宝睡前,给他更换上吸湿能力强的纸尿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护理宝宝的节后综合症
怎样护理宝宝的节后综合症
热闹的假期过后,可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宝宝们似乎对过去的假期还“意犹未尽”,每天都表现得很兴奋,晚上也不肯按照平时的睡眠时间入睡,怎么哄都哄不睡,以往良好的睡眠规律也都被打破了。这是小宝宝得了节后综合症呢?父母们该如何护理这时的宝宝呢?一、节后综合症是怎么回事节后综合症就是人们在大假...[详细]
发布于 2013-05-06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