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好妈妈常给宝宝煮的4种粥

发布时间: 2014-04-18 09: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的饮食一直都会是各位妈妈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饮食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宝宝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今天小编就向妈妈们介绍4种非常适合宝宝增加营养的粥谱。>>>宝宝不爱吃蔬菜怎么办?

栗子茯苓枣粥

食谱原料:栗子、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

制作方法:

1.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

2.将大米煮沸,下大枣、茯苓、栗子等,煮至粥熟服食。

小麦大枣粥

食谱原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制作方法:

1.将浮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

2.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龙眼粥

食谱原料: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1、 将龙眼肉、红枣、粳米洗净,同放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

2、 粥熟后用筷子夹出枣核、枣皮和龙眼肉渣,即可食用。

百合粥

食谱原料:百合5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方法:

1、 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

2、 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煮沸即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粥怎么煮才会让宝宝爱吃
宝宝粥怎么煮才会让宝宝爱吃
婴儿由于牙齿等发育不完全,通常以吃一些流质的辅食产品为主,例如糊糊、粥等。而宝宝粥作为宝宝食谱的重要的一部分,爸爸妈妈们怎么样才能将宝宝粥做得美味又有营养呢?就让下面这篇文章来告诉你。一、宝宝粥怎么煮1.米粥适于刚开始辅以婴儿粥喂养的宝宝。将好大米或小米50克,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详细]
发布于 2018-12-07

最新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和父母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和父母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沟通需要双方共同调整方式,建立平等尊重的对话环境。主要有保持开放心态、选择合适时机、避免情绪化表达、明确表达需求、善用非语言沟通等方法。1、保持开放心态父母需避免先入为主的评判,倾听时不打断不否定。孩子可尝试理解父母视角,...[详细]
2025-07-28 12:34
上六年级转学对孩子有影响吗
上六年级转学对孩子可能有影响,具体取决于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家庭支持。转学可能带来学业衔接、社交融入等挑战,但也可能成为孩子锻炼适应力的机会。六年级是小学高年级阶段,课程难度和学业压力明显增加。转学后孩子需要适应新学校的教学进度、考试模式以及不...[详细]
2025-07-28 11:18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时间规划、正向激励、减少干扰因素、家长示范行为等方式改善。这种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任务压力过大、家庭氛围紧张、学习习惯未养成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置固定、安静且光线充足的...[详细]
2025-07-28 10:03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减少干扰因素、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监督等方式改善。拖拉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过高、缺乏时间观念、兴趣不足、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详细]
2025-07-28 08:47
孩子在学校怎样和老师打交道
孩子在学校与老师打交道需要建立尊重、沟通和主动参与的基础,主要方法包括保持礼貌态度、及时反馈问题、积极参与课堂、遵守班级规则、定期与老师交流。1、保持礼貌态度孩子应养成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习惯,使用“老师好”“谢谢老师”等礼貌用语。课堂中发言...[详细]
2025-07-28 07:31
高二孩子不想上学我可怎么办
高二孩子不想上学可通过沟通疏导、调整学习目标、改善家庭氛围、寻求专业帮助、培养兴趣动力等方式缓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校园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动机等因素可能引发厌学情绪。1、沟通疏导家长需保持平和态度与孩子进行非批判性...[详细]
2025-07-28 06:15
孩子初一应用题不会做怎么办
孩子初一应用题不会做可通过培养审题习惯、建立数学模型、强化基础运算、分步拆解题目、联系生活场景等方式提升解题能力。一、培养审题习惯应用题解题困难常源于未准确理解题意。家长需引导孩子逐句阅读题目,用笔圈出关键数据和关系词,如增加、减少、倍数等...[详细]
2025-07-28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