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父母必知关于宝宝身高误区

发布时间: 2014-07-24 11: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父母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们更明白孩子身高对将来的成功会有一定帮助。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高人一等,有些家长甚至不惜让孩子吃药或做手术来增高。但也有些家长对待小孩身高走进另一个极端:认为孩子长得矮是家族遗传,后天无能为力,或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会长高的。

遗传决定个体的身高发展潜力,后天因素影响潜力能否充分发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时机消除影响身高增长的不利因素,让潜力完全发挥,不留下遗憾。对待孩子的身高问题存在许多的误区,需要家长及时纠正。

  身材矮小不能等

孩子身材矮小有很多因素,体质性发育延迟只是其中的一种。家长自认为孩子是晚发育,采取“等等看”的观望做法是不对的,它往往会让孩子错过最佳的治疗期,最后导致孩子增高无望。

孩子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排除可能的疾病因素。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究竟孩子是不是晚长,这需要医生检查后才能得出判断。发现孩子长个儿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疗。

  高蛋白食物也能影响身高

营养过剩让孩子性早熟,使青春期早到,性发育期提前,这样的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可能比同龄孩子要高,至少是不矮的,但是,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在生长发育期之前提早闭合,最终会成为矮个子。

孩子性征发育表现早,或者孩子突然长得很快,都应及时去看医生。家长应注意让孩子营养均衡,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营养品和保健品。

  压力过大会影响长个

人体的生长取决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因此,孩子的睡眠习惯不可轻视,不管是什么原因,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

孩子还需要充足的锻炼,运动后生长激素也会分泌增多,锻炼能增加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又能增强机体的防病能力,减少疾病。孩子若长期精神紧张,也会影响长个儿,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让孩子在一个愉悦的心情下成长。

  发育过程要一直关注身高

生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家长只有清楚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都一直关注身高变化,这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身高一般会增长25厘米。第二年,会增长10~12厘米。两岁以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5~8厘米。青春期会是孩子的一个生长高峰,男孩年增长可能达到8~10厘米,女孩年增长可以达到7~9厘米,之后孩子身高的增长会逐渐放慢。

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变化,学龄儿童至少一年一次,对比正常的身高水平。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段(8~10岁的女孩,10~12岁的男孩)最好做一次全面的生长发育检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很多,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孩子年龄越小越小,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疾病的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小。因此,家长切不可等无视孩子的发育期。此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身高和父母有关?这并不绝对
宝宝身高和父母有关?这并不绝对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孩子的身高取决于父母的基因,很多家庭都希望找一个身材高大的姑爷或者高挑的儿媳妇,但是孩子的身高真的是和父母有关系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宝宝的身高和父母有关?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男孩随妈,女孩随爸”,很多人觉得宝宝的基因是由父母来遗传的,其实...[详细]
发布于 2021-01-04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