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勿让压力压垮孩子学习动力

发布时间: 2014-08-04 10: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是件令家长十分头痛和烦恼的事。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家长能想到的方法,估计除了补习应该还是补习。事实上,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是得了一种叫学习障碍的病,需要通过专业的治疗,才能有所改善。

学习障碍根据原因分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问题,学习态度与动力不足。从去年7月1日到今年的7月30日,儿童心理门诊接诊共5033人,其中学习障碍就占到1510人,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有755人,占50%,情绪问题有453人,占30%,学习态度与动力不足有302人,占了2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占一半

注意缺陷与障碍的的孩子最多,总共有755人,占到了学习障碍的一半。儿童心理科主任说:“这些孩子多是因为学习成绩持续不好主动来看医生;或是本身成绩不差,但因为上课老爱找周边同学讲话,以致影响别的同学,被老师要求来看医生。”

对于这种问题的孩子,不能光从学习成绩好坏来判断,他们平常会有很多细节上的表现,周主任列出了最容易发现的五种,如果五种条件半数以上符合的孩子,就已经算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一、上课容易分心,只要外界有一点声音,就喜欢张望;

二、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或是发呆;

三、作业经常少做或漏做;

四、不管是对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都是丢三落四;

五、常常一件事情没做完,就又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情绪问题往往源自家长

在三种学习障碍的原因中,情绪问题位居第二,占到三成。“由这种原因引起学习障碍的孩子,平常学习成绩应该是不错的,然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成绩急剧下降。”而这种不良情绪的来源,往往是出于家庭环境之中。

据介绍,前段时间有个读五年级的男孩,之前学习成绩一直都稳居班级前五,但因为他上的小学比较一般,爸爸妈妈就很担心他不能像亲戚家的哥哥姐姐那样,所以一直在他耳边念叨,叫他一定要认真学习。

可是,父母越说,他的心理压力越大,再加上到了高年级后,课业负担加重,他开始有些力不从心。此时,又发生了件雪上加霜的事情,他爸爸的生意失败,总是在饭桌上唉声叹气,顿时让他的情绪更加低落。于是,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他的成绩就变成全班倒数第五。

从这个孩子身上,可以总结出两点:一是父母的攀比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不一定能转变成动力;二是家长无意间在饭桌上流露出的工作情绪,也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所以最好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

学习态度与动力不足

需要长期心理治疗

对于天天在面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主任来说,前面两种学习障碍问题都比较容易处理,因为通过吃药或系统训练,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唯独学习态度与动力不足这种学习障碍很难对付,因为这是由主观性因素引起的。

“在学习障碍门诊当中,有20%的孩子是这种状况。他们的玩心很重,成绩好坏对于他们来说,是件无所谓的事。他们一直处于学习成绩差的状态,非常安于现状。所以需要改变他们的内心想法才能见效。”

这类孩子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心理治疗,来帮他们进行认知调整,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扎心!你的这些行为,正在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
扎心!你的这些行为,正在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
我家孩子以前成绩挺好的,怎么现在一提学习就烦?最近收到不少家长的留言,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写作业拖拉、上课走神、考试敷衍……明明小时候挺爱学习的,怎么越大越“厌学”?其实,孩子的学习动力不是突然消失的,而是被家长的一些“无心之举”一点点消磨掉的。看看下面这些行为,你中了几条...[详细]
发布于 2025-04-02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