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警惕!你的孩子有这些行为吗?

发布时间: 2017-04-11 15: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您的孩子会不会经常羡慕其他小朋友,总觉得自己生活不如别人,觉得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有时候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却偏偏不愿意自己完成,想依赖周围的人;对爸爸妈妈的话过于言听计从,反而在人格成长上,会缺乏进取独立的能力。这些问题您意识到了吗?

这些小问题竟然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轻则让孩子缺少融入集体的意思和勇气,重则导致孩子心理品质反常性。归根结底,问题的关键就是三个字:不自信!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去外国,最惊讶的是一个司机或是一个清洁工,都活得趾高气扬,精致得体。而如果这里,从清洁工到公务员,都哭喊自己是弱势群体,要求社会关爱关注——之所以如此悲情,只是因为普遍的自卑情结,摧毁了心灵深处的自强意识。

那么,孩子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1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2尊重使孩子自信

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

外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课堂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却一直在鼓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3赞赏使孩子自信

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励。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别,勇气可嘉。

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4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

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突然暴躁易怒要警惕
孩子突然暴躁易怒要警惕
孩子突然暴躁易怒可能是心理或生理问题的信号。家长需要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1、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孩子的情绪波动可能源于多种原因,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或家庭矛盾。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孩子是否在特定场合或面对某些人时情绪特别激动。记录这些情况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源。2、与孩子...[详细]
发布于 2024-09-25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