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生长发育的具体过程

发布时间: 2015-08-12 15:5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发育里程碑是对宝宝发育的粗略描述,将告诉你大部分孩子到达这些里程碑的时间,可以让你了解发育的大致顺序以及宝宝到达某阶段的大概时间。大多数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偏离这个时间,但如果宝宝每达到一个发育里程碑都明显落后于所有孩子,你就需要有所警惕,及时请医生协助诊疗。

大动作发展——随着神经肌肉的成熟水到渠成

大动作(又叫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父母们需要了解,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大动作能力变化最快的阶段。

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关,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坐、爬、站立和走路。

  宝宝大动作发展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1.任何时候宝宝都需要你的鼓励。

2.冬天因为衣着较多,大动作发生或许会略微延迟,不必过于担心。

3.家长不需要强迫宝宝按时或提前完成,过早干预有损健康,请跟随宝宝的“步伐”协助他。

4.随着大动作发展,宝宝的活动范围增大,你应该仔细排查家里所有的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意外。

 抬头

半月龄后:可以开始尝试在两餐奶之间让宝宝俯卧着玩一会儿,家长可以用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在宝宝头部上方引逗抬头,也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胸腹部,按摩他的颈背引逗抬头。

满月前后:可以尝试握住宝宝的手腕,轻轻缓慢地将他拉起片刻,也可以在拍背防溢奶之后,尝试不扶住宝宝的头,让其自然竖立片刻,以此来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力量。随着颈肩背部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宝宝开始学习保持头部的平衡,一些轻微摇摆和缓慢晃动的游戏如“躲猫猫”能帮助他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

4月龄前后:宝宝能够对头部控制自如。

 翻滚

宝宝出生后:可以给宝宝做抚触和被动体操。

3月龄前后:可以悬挂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引逗宝宝伸手踢腿,以此锻炼宝宝四肢和全身肌肉的力量。

3-4月龄: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小宝宝,已经能在家长用玩具的引逗下,从仰卧位完成侧翻90 度甚至偶尔翻身180度。

5月龄前后:随着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些宝宝已经可以以腹部为支点,连续翻身打滚。

6周龄后:有的宝宝可以开始在较硬的靠枕上靠坐片刻,这样能让他的视野开阔,更能激起他坐起来的欲望。

4月龄前后:宝宝竖抱抬头已稳,家长可以握住宝宝的手,用很小的力气将他从仰卧位逐渐拉至坐位,以后逐渐减力,直至宝宝能握住大人的手指将自己拉坐起来。

5月龄前后:可以在拉坐起来后让宝宝扶坐片刻。

6月龄前后:可以让宝宝靠坐,然后逐渐减少背后的支撑物,尝试让宝宝用自己的双臂支撑起身体的一部分重量。

7-8月龄:宝宝已经能坐得很平稳了。

8-9月龄:宝宝可以自发从卧位转变成坐位又从坐位转变成卧位。

宝宝在学习爬行之前,可能先会有一些自己独创的移动方式,应该鼓励他的这些尝试,这有助于发展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且能满足他探索的好奇心。宝宝俯卧时,大人可以用手抵住他的足底,让他借助全身的力量向前窜行,也可以用玩具引导他,让他尝试向前移动。

通常6?7月龄的宝宝开始匍匐移动,7?8月龄的宝宝开始膝手爬行,9?10月龄的宝宝开始手足爬行,10?11月龄的宝宝开始能手足爬行上下台阶。

我们确实无法预计宝宝各个阶段爬行发生的准确月龄,因为有些孩子热衷于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比较早,动作也发展得比较协调;而有些孩子相比趴着更愿意躺着,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相对较晚,甚至有些孩子会直接跳过爬行阶段,走得很好。

 站

在学会真正站立之前,宝宝必须具备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小宝宝如果已经做好了站立的准备,你只要保护好他的头颈部,他会非常乐意被你扶着腋下站起来。

4-6月龄:可以扶住宝宝腋下,让他在大人的腿上练习站立跳蹲,这样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

7-8月龄:宝宝开始尝试扶物站起。

9-10月龄:宝宝已经能扶物单腿站立。

10月龄:宝宝想自己从站立回到坐姿还有困难,对于还不擅长表达的宝宝,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在他疲劳之前及时协助他转为坐姿。

 走、跑、跳

行走需要平衡感和协调感,从无法保持平衡到独立行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轮椅式的学步车会阻碍学步,因为宝宝无法借此训练平衡能力。

10月龄:宝宝会通过双手和膝盖来移动身体,家长需要给他一块比较大的空间和相对柔软的地面练习走路,要将家中不牢固或者重量轻的家具固定好,或者干脆从宝宝学步的地方挪走。

11月龄:家长可以握着宝宝的双手,带着他向前走,或者在几步远处伸出双臂呼唤宝宝的名字,引逗他移动过来。

12-13月龄:宝宝将会独自迈出他的第一步。

13-15月龄:宝宝开始独立行走。

18月龄:宝宝能跑以及倒退行走。

2岁:宝宝能并足原地跳,能单足独立1?2秒。

2岁半:宝宝能单足原地跳。

3岁:宝宝能双脚交替下楼梯,能并足跳远。

TIPS :远离学步车

儿科医生们都不赞成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在宝宝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勉强让他用学步车站立,让他用脚尖蹬着走路,对学步毫无帮助。当健康宝宝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都做好准备的时候,他自然会站起来、迈步走。对刚能站立的宝宝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宝宝只能站3秒钟,何必一定要求他坚持站5秒钟、10秒钟呢?况且在环境布置不够安全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学步车翻倒压伤宝宝等意外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生长发育缓慢怎么办好
婴儿生长发育缓慢怎么办好
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比同龄孩子个子小,反应迟钝、姿态异常、或者智力测试低下的状况,这是什么情况呢。如果出现婴儿生长发育缓慢该怎么办呢?婴儿生长发育缓慢可以进行早教干预来尝试改变。所谓的早教干预就是在婴儿发育偏离正常或者是可能偏离正常的现象出现之后,对婴儿进行一种有组织、有目的...[详细]
发布于 2024-05-17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