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给孩子补充营养不可过剩

发布时间: 2017-11-06 17:0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但他们不一定知道,儿童的脑力发育决定于所摄取的食物。脑功能优劣的因素,虽然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条件相关,但主要还取决于摄取的营养是否充足以及是否均衡,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了八种营养物质对儿童脑力发育的作用。

  脂肪

充足的脂肪不但能使人精力旺盛,还能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家禽、家畜的脂肪,最易被儿童吸收利用。

  维生素C

人的智商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351人中,每100毫升血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1.1毫克者,智商平均值为 113.22;含量在1.1毫克以下者智商平均值则为108.71。充足的维生素C能使儿童脑功能敏锐,应经常从草莓、金桔、西红柿等水果中摄取。

  钙

充足的钙质能使大脑保持持续工作的能力,预防脑力疲乏。所以,海产品中的是虾皮、紫菜、鱼类应是儿童盘中常见的菜肴。

  蛋白质

充足的蛋白质是保证大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物资。因此,儿童餐桌上的鸡蛋、鱼类、精肉、奶类和豆制品不可少。

  维生素B1

这是一种调节神经功能和营养神经细胞并预防精神障碍的物质。可在核桃、谷类、芝麻、蘑菇等食物中去多量摄取。

  维生素A

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维生素A,富含于常见食物的动物肝、脑、胡萝卜、鱼卵和奶油之中。

  维生素E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花生、麦类、青豌豆和植物油等。常吃这些食物而获得充足的维生素E,才能促进脑细胞增生与活力。

  糖

这是人大脑活动的基本能源。儿童摄取糖类,原则上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辅以枣、桂园、蜂蜜等含糖食物,切忌过多直接去摄取砂糖及砂糖食品。

合理的吃,能提高儿童的智力。其关键点在于,食谱广、杂,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也是让儿童合理去吃而吃出聪明的方法。反之,不合理的吃,不但会使儿童在遗传、教育等方面的智力优势丧失,还会吃出许多疾病来。

  蛋白质摄入过多

蛋白质虽然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首要营养素和人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必需物质,但儿童胃肠功能娇弱,最易因过量摄取而影响生长发育。过量摄取奶及奶制品、精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婴幼儿在此种情况下,若遇气温过高、感冒发烧、吐泻失水,还会产生高血压症,出现嗜睡、少尿、疲乏,甚至惊厥昏迷等危急症状。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应注意这一点。

  脂肪摄入过多

富含脂肪类的食物质软味美,幼儿特别喜爱,又因其对脂肪油腻感不如成人敏感,故常超量进食。由此所致的体内脂肪堆积,便出现了一个个“胖墩儿”。据研 究,5周岁以前的儿童,过多摄入脂肪发胖后,有50%的人会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消肥,而其中2/3的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性比一般同龄人高10倍。

  糖类摄入过多

儿童自出生之日起便与糖类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人工喂养儿,摄糖过多,会使糖分转化为脂肪而发胖,出现龋齿、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或疾病。资料还表明,近年有一种被称为“嗜糖性精神烦燥症”的现代生活综合征在增加。这些儿童情绪亢奋,经常哭啼吵闹,损书摔物、斗气顶嘴,精力不集中而学习成绩不好。因此,过量摄糖,是儿童之大忌。

重视孩子的饮食质量,使所摄营养尽量充足、均衡,这也是科学育儿的新内容和新要求。现在社会,基本不会出现小宝宝营养不良的状况,但我们也要警惕宝宝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给孩子补多了,不但起不到响应的作用,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身体负担,给孩子身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吃太多反而容易形成营养过剩
孩子吃太多反而容易形成营养过剩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饮食方面会产生一个误区,认为多吃肉对身体就有好处,还能增加不少营养,孩子长的胖胖的肯定结实,不会生病,平时一个劲的买肉给宝宝吃,对于蔬菜与膳食纤维丰富的菜肴会忽略掉,认为那些宝宝吃了没有作用,这都是错误的想法,宝宝需要一定的肉食与蔬菜水果相搭配,这样获取得营养就更...[详细]
发布于 2018-03-29

最新推荐

怎么教育高三不听话的孩子
怎么教育高三不听话的孩子
教育高三不听话的孩子需要结合心理疏导、目标管理和有效沟通等方式。高三阶段的孩子可能因学业压力、青春期叛逆或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出现抵触行为,家长需避免简单说教,通过建立信任、明确规则和提供支持来引导孩子。1、心理疏导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时容易...[详细]
2025-08-31 13:12
初中的孩子管好还是不管好
初中阶段的孩子需要适度管教与自主空间相结合,具体方式需根据孩子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及家庭环境调整。过度管控可能抑制独立性,完全放任则易导致行为偏差。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期,适度的规则引导有助于建立责任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家长可设立基本...[详细]
2025-08-31 12:34
小孩为什么总是记不住东西
小孩为什么总是记不住东西
小孩总是记不住东西可能与注意力分散、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学习方式不当、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家长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孩子改善记忆力。1、注意力分散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干扰。频繁切换任务或环境嘈杂时,信...[详细]
2025-08-31 11:56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如何教育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如何教育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需要家长采取科学引导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过度沉迷可能影响学习、社交和视力健康,但完全禁止可能引发逆反心理,需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和寻求专业帮助等多维度策略逐步改善。1、设定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手...[详细]
2025-08-31 11:18
父母如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父母如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需要家长通过榜样示范、目标引导、正向激励、自主权赋予和挫折教育等多维度方法共同实现。一、榜样示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行为模板。日常生活中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持续学习的行为,比如定期阅读书籍、认真完成家务或职业任务,能潜移默化影响...[详细]
2025-08-31 10:41
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意见
培养孩子的上进心需要家长通过鼓励自主探索、设定合理目标、建立正向反馈、提供榜样示范和营造支持性环境等方式综合引导。1、鼓励自主探索允许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尝试不同活动,避免过度干预。当孩子对某件事表现出兴趣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比如准备绘画...[详细]
2025-08-31 10:03
12岁的孩子能不能买手机
12岁的孩子能不能买手机
12岁的孩子可以买手机,但需结合使用需求和家长监管能力综合判断。手机使用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社交能力、视力健康、睡眠质量、网络安全等方面。12岁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手机作为工具能帮助获取学习资源、保持家庭联系,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注意力...[详细]
2025-08-31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