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这6种行为会打击宝宝免疫力

发布时间: 2017-11-09 16:26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6个月后,开始靠自身慢慢把免疫系统建立起来。妈妈们为了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用尽办法。注意,下面这6种行为,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哦!

一、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首先会杀灭体内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杀灭,身体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

免疫力是人体在与疾病斗争中锻炼和提高的,滥用抗生素就等于剥夺了提高免疫力的机会;同时,致病菌却得到了锻炼,导致细菌耐药,最终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级的恶性循环中。

那么,什么才算滥用抗生素?

不该使用抗生素时使用、选择抗生素种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确,都属于滥用抗生素。

二、过于干净

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但要过于干净,反而令宝宝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少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宝宝反而容易生病。

家里的环境只需要干净,不必做到一尘不染,更不用样样物品消毒。

宝宝适当接触泥土、灰尘并不是坏事,妈妈只要保证宝宝玩过泥巴后好好洗手,不用小脏手抓东西吃就可以了。

抚摸身体健康的宠物、和宠物一起玩耍,对宝宝来说都没问题,妈妈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宝宝不要亲吻宠物。

三、睡眠质量差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宝宝发育好,离不开好的睡眠。科学研究证实,睡眠不好的宝宝更容易生病;生病后,充分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恢复。

宝宝的睡眠时间需要有保证,虽然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长短会有不同,但大多数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新生宝宝每天大约睡16-20小时,1-3个月宝宝每天睡16小时左右,4-12个月宝宝每天睡14-15小时,1-3岁宝宝每天睡12-13小时。

睡眠质量很重要,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助于睡眠的环境;尽量少打搅睡眠中的宝宝,患有影响睡眠的疾病要尽早治疗。

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睡眠的好习惯,即使在节假日里也应尽量保持这种习惯,不要让宝宝熬夜。

四、过度或过少运动

运动是强壮身体的有效途径之一。适当运动能提高宝宝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让宝宝少生病。但是,运动过度却对身体有害,使具有杀伤病原体的白细胞的寿命缩短,造成免疫力下降。

宝宝的运动要根据年龄不同灵活安排。不会走路的小宝宝可以通过挥舞手臂、蹬腿、抬头、翻身、爬等方式锻炼身体。会走、会跑的大宝宝运动项目就更多了,妈妈可以按照宝宝的兴趣带着他在玩儿中锻炼。

家长应该每天给宝宝安排一定的运动量,天气好时最好去户外运动。运动后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吃饭、睡觉都很正常,说明运动量合适;如果宝宝非常疲惫,没精神,食欲、睡眠不好,说明运动量过大。有时宝宝玩疯了不知道累,而身体可能已经吃不消了,此时妈妈要提醒宝宝休息一会儿,喝点儿水、吃点儿东西。

五、营养不足

营养对免疫系统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的,宝宝免疫系统的形成需要营养物质做基础,营养不足势必导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降低。

母乳是6个月以下宝宝的最佳食品,其中含有各种宝宝需要的营养素和多种免疫细胞和抗体,帮助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因此,纯母乳喂养应该满6个月。此后虽然添加了辅食,但仍应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宝宝1岁。

对于添加了辅食的宝宝,最重要的是均衡营养,食物要多样化,防止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六、情绪紧张压力大

免疫力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紧张、焦虑、失落等消极情绪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下降,而快乐、愉悦、放松的情绪可以让免疫力保持最佳状态。

宝宝感知家人情绪变化的能力可能超过父母的想象,家庭和睦、被爱包围的宝宝情绪会很稳定,健康状况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间关系紧张,宝宝也会常常焦虑不安,容易生病。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让宝宝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做到这6点宝宝免疫力稳提升
如何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做到这6点宝宝免疫力稳提升
免疫力低下是目前很多人的问题。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对外界细菌没有防御能力,主要出现在婴幼儿身上。如何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这可能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健康话题。增强婴儿免疫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通过日光浴、空气浴、水浴三浴运动来提高身体健康。运动应步一步地进行,...[详细]
发布于 2022-03-01

最新推荐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不想和父母谈话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沟通方式不当、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氛围紧张、父母过度干预等原因引起。一、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孩子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诉,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需理解这是正常...[详细]
2025-08-30 13:12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亲子关系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压抑等原因引起。家长需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情绪变化、创造轻松氛围、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详细]
2025-08-30 12:34
怎么让青春期的孩子有目标
青春期孩子建立目标需要家长通过引导兴趣、培养责任感、提供榜样支持、鼓励短期实践和强化正向反馈等方式逐步实现。1、引导兴趣观察孩子对哪些领域表现出持续热情,如绘画、编程或运动,提供相关资源与体验机会。避免直接强加家长意愿,可通过参观博物馆、职...[详细]
2025-08-30 11:56
如何让孩子写作业自己完成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需要家长通过建立规则、创造环境、正向激励等方式逐步引导。主要有制定固定流程、减少干扰因素、拆分任务目标、给予有限帮助、设置奖励机制等方法。1、制定固定流程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如下午放学后休息半小时开始,形成生...[详细]
2025-08-30 11:18
如何让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
培养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的习惯需要家长从环境营造、习惯引导、兴趣激发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1、固定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立安静、整洁的专属学习区域,减少电视、玩具等干扰物。桌面只保留必要的文具和课本,灯光亮度适宜,座椅高度符合人...[详细]
2025-08-30 10:41
怎样让孩子提高效率写作业
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拆分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培养时间观念等方法实现。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规律习惯并激发内在动力。1、固定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段,如下午4点至5点半,利用生物钟规律提升专注力。避免饭...[详细]
2025-08-30 10:03
怎么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
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可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减少干扰因素、提升专注力等方法实现。1、优化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光线充足且桌面整洁的学习区域,避免玩具或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书桌高度需符合身高,座椅保持舒适支撑...[详细]
2025-08-30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