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宝贝们的健康如何保证

发布时间: 2018-03-16 14:51 来源:复禾健康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手足口病是很多小朋友都会得的,这也是疾病比容易容易找到她们了。孩子的抵抗力是比较差的,很多孩子在一起肯定会有大量的细菌的,到底该怎么预防是我们都比较关心的,那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手足口病如何护理,治疗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治疗

1、普通病例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2、重症病例治疗

(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②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⑤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治疗手足口病的偏方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结语:手足口病是孩子们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春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感染了。所以,在家里和学校的时候,都要给孩子勤洗手,多消消毒。而大人很少会得手足口病,不过手足口病会传染,所以生活中要小心,家中有宝贝的朋友可要当心了,为了孩子做好预防工作还是非常的必要的。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做好小儿脑瘫预防,保证宝宝健康
做好小儿脑瘫预防,保证宝宝健康
小儿脑瘫病因复杂,虽然现在医学发达,但是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需要长期坚持,并且日常还要做好护理。如果想要避免脑瘫危害,就要做好小儿脑瘫预防,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注意细节,在怀孕前后及孩子出生后悉心照顾。1.发烧病儿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2.怀孕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详细]
发布于 2015-12-18

最新推荐

清明带娃踏青必看!这8个细节不注意,小心宝宝遭罪!
清明带娃踏青必看!这8个细节不注意,小心宝宝遭罪!
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正是带娃踏青的好时节。看着朋友圈里各种亲子出游的美照,你是不是也按捺不住想带娃出门撒欢了?别急!带娃踏青可不是简单的"说走就走",稍不注意,娇嫩的小宝宝就可能遭罪。今天这份"清明带娃踏青全攻略",让你轻松避开所有坑!...[详细]
2025-04-04 21:00
婴儿晚上25℃用盖吗
婴儿晚上25℃时是否需要盖被子,取决于婴儿的舒适度和环境温度。25℃属于室温较高的情况,婴儿可能不需要厚重的被子,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影响睡眠和健康。1、婴儿体温调节特点: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详细]
2025-04-03 08:54
新生儿消化不良需要减少奶量吗
新生儿消化不良需要减少奶量吗
新生儿消化不良时,是否减少奶量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建议先调整喂养方式,必要时咨询消化不良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或肠胃功能不成熟引起,可通过调整奶量、改变喂养频率或选择特殊配方奶来缓解。1、喂养不当是新生儿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过度喂养或喂...[详细]
2025-04-03 08:34
木油对婴儿皮肤的效果
木油对婴儿皮肤的效果
木油对婴儿皮肤具有保湿、抗炎和抗菌的效果,适合用于缓解干燥、湿疹等轻微皮肤问题。木油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油脂,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能够有效滋润婴儿娇嫩的皮肤,减少外界刺激。使用木油前需进行皮肤测试,避免过敏反应,同时选择纯度高、无...[详细]
2025-04-03 08:27
宝宝分娩前几天有什么预兆
宝宝分娩前几天有什么预兆
宝宝分娩前几天常见的预兆包括宫缩、见红、破水等,这些信号提示孕妇即将进入分娩阶段。这些预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孕妇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1、宫缩是分娩前最明显的预兆之一。真正的宫缩具有规律性,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疼痛...[详细]
2025-04-03 08:19
宝宝可以穿袜子吗
宝宝可以穿袜子吗
宝宝可以穿袜子,但需根据环境和宝宝的具体情况决定。穿袜子有助于保暖、保护足部,但也需注意袜子的材质、松紧度和透气性,避免影响宝宝足部发育或引起不适。1、保暖与保护: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穿袜子可以帮助维持足部温度,避免着凉。在空调房或寒...[详细]
2025-04-03 08:11
孩子毫无症状晚上忽然发烧
孩子毫无症状晚上忽然发烧
孩子毫无症状晚上忽然发烧,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环境因素引起的,需观察体温变化并采取适当降温措施。发烧是儿童常见症状,通常与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有关。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1、病毒感染是儿童发烧的常见原因,如流感、感...[详细]
2025-04-03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