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孩子青春期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发布时间: 2018-04-08 15:2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处于叛逆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想要去尝试,越是让他回避的事物,他就越想要去了解。对于性爱青春期的孩子是有迫切诉求的,家长要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一定的性引导,青春期的孩子性方面已经成熟,此时会产生性冲动,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这道坎。

作为家长,您应该向男孩讲述哪些知识,怎样帮助他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了解第二性征。

青春期最突出的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从外貌外形上看,主要表当下面生胡须、喉结隆突、嗓音变粗、生长体毛等;从生理机能上看,表现为性功能开始起动,可出现勃起、遗精等现象,说明男青少年发育已经走向成熟,具备了生育能力,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性机能的起动引起了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性意识,比如性梦以及对异性的想往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

二、正确对待遗精与手淫。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玉从“太虚幻境”醒来,只觉一股潮湿黏液从下身流出,他羞红了脸,奇怪怎么会有这种“儿女”之事。作为家长,您不应该让您的小孩对性梦再有这种想要了解的。性梦中常常伴有遗精,属正常的生理现象,约有80%的未婚男青少年能够发生。遗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除体内的焦虑,带来一种生理上的平衡。它不是病态,不会大伤“元气”。正常情况下,一般每月二三次左右,如果每周数次或几乎每夜都发生,那就不正常了。有时候尿道口流出透明的液体,可拉成长丝,那是尿道分泌物,要和遗精区别开来,这也是正常现象。

为防范频繁遗精,您能够让小孩宽衣睡觉,不要给他们盖过厚的被子,不要让他们接触黄色淫秽书画等。

无论男女,到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驱动下,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性冲动,有的小孩则用手淫的办法进行宣泄,释放性能量,缓解性焦虑。这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家长应让小孩正确对待。

三、帮助小孩塑造健康的“自我”。

青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帮他们把握航向,使青春之舟沿健康航道航行。

首先,心理健康。在青少年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从外表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时候,家长要多向他们讲授科学、先进、健康的新鲜事物。如果出现怀疑、忌妒、逆反等心理时,家长要冷静分析,切莫粗暴对待。

第二、情绪乐观。青春期的情绪容易激动,起伏大,有明显的两极性,如狂喜、激愤、绝望等。家长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的本领,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克服情绪易起易伏的弱点。

原则1、有问必答。

父母应该尊重小孩了解自己生命的权利,对小孩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不能够回避和转移小孩的话题,否则会让小孩感觉到性话题的神秘性,反而激起小孩探索的欲望。如果小孩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他们就会纠结其中,要么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向父母索要这个情况的答案,要么他们就通过网络和同伴自行探索,父母就失去了对小孩了解性信息的掌控,也失去了与小孩交流性话题的契机。

原则2、答案要符合小孩的年龄认知。

父母给予小孩的答案要简单明了,符合小孩年龄认知程度,让小孩能够听得明白。父母解答完小孩的提问后,是否继续讲解,要取决于小孩是否继续发问,如果小孩对父母的答案已经觉得满意,说明小孩对这个情况的理解到此为止,父母没有必要继续深入地讲解,否则,就超越了小孩认知范围。

原则3、父母的解答以解决小孩当下的情况为原则。

小孩问什么,父母就解答什么,告诉小孩事实,以解决小孩当下的困惑为原则,父母的答案不要给小孩带来新的困惑。父母不要在答案中引入更多小孩不能够理解的新概念,这会让小孩的情况没有解决又面临新的情况。

原则4、父母不能够主动提供两性活动细节的答案给小孩。

如果小孩已经问到了精子卵子结合的细节,说明小孩已经探索到了这个情况,父母能够坦然而简单地解答“是”或者“不是”,不要过多地给小孩提供有性活动细节的答案,否则会唤醒小孩进行更多超过年龄的性探索,不利于小孩心理发展。如果小孩只是问“我从哪里来”,父母没有必要给小孩提供性活动的细节。

原则5、父母解答小孩情况的态度比对小孩讲了什么更重要。

父母诚实而坦然地解答小孩的情况,至少能够获得小孩的尊重和信赖,就像解答小孩提出的其他情况一样,父母越坦然,小孩就会认为这个情况与其他情况一样,没有什么非常的,小孩就不会对这类情况非常关注了。这样就能够搭建父母与小孩沟通性话题的平台。

家长对儿童的性教育要有原则,对儿童的性教育要保持适当的原则,采取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让其容易接受这种性教育,有利身心健康。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很多事情他们需要了解,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很容易误入歧途,家长要对孩子在性爱方面进行教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青春期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孩子青春期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处于叛逆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想要去尝试,越是让他回避的事物,他就越想要去了解。对于性爱青春期的孩子是有迫切诉求的,家长要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一定的性引导,青春期的孩子性方面已经成熟,此时会产生性冲动,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详细]
发布于 2018-10-17

最新推荐

孩子初中成绩太差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孩子初中成绩不理想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家庭支持、寻求专业辅导、培养学习兴趣、合理规划升学路径等方式改善。成绩下滑通常与学习效率低、家庭环境影响、基础薄弱、缺乏动力、升学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相关。1、优化方法:分析孩子当前学习模式中的问题,如...[详细]
2025-05-23 17:00
孩子上高中突然成绩下降是什么原因
孩子上高中突然成绩下降可能由学习压力骤增、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习方法不适应、睡眠不足、隐性健康问题等因素引起。1、学习压力骤增:高中课程难度和知识量较初中明显提升,部分学生短期内难以适应高强度学习节奏。数理化等学科逻辑性增强,文科类科目对自主...[详细]
2025-05-23 16:57
孩子五年级成绩突然下降原因是什么
孩子五年级成绩突然下降可能由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方法不当、家庭环境影响、青春期心理变化、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引起。1、学习压力:五年级课程难度显著提升,数学开始接触分数运算和几何概念,语文阅读理解要求更高,部分孩子可能因无法适应节奏而产生畏难情...[详细]
2025-05-23 16:54
孩子上初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孩子上初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初中阶段家长最担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压力、青春期心理变化、社交关系、网络使用安全和身体健康五个方面。1、学业压力:初中课业难度显著提升,家长普遍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学科增加和考试频次。数学、英语等主科成绩波动易引发焦虑,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熬夜写...[详细]
2025-05-23 16:52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对父母这么憎恨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对父母这么憎恨
青春期孩子对父母产生憎恨情绪主要与心理发展冲突、独立意识觉醒、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这种情绪是成长阶段的常见现象,多数会随着时间缓解。1、心理发展冲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期,心理上既渴望独立又依赖父母。这...[详细]
2025-05-23 16:49
高三的孩子父母应对孩子说些什么话
高三的孩子父母应对孩子说些什么话
高三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应以鼓励、减压和情感支持为主,关键在于传递信任感与安全感。主要沟通方向包括情绪疏导、目标管理、家庭支持、时间规划、健康关注五个方面。1、情绪疏导:避免反复强调考试成绩,多用“我们相信您的努力”代替“必须考上好大学”。...[详细]
2025-05-23 16:46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缺什么导致的呢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营养素缺乏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铁元素不足、锌元素缺乏、维生素D水平低下、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不足以及蛋白质摄入不均衡。1、铁元素不足:铁是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关键原料,这两种神经递质直接影响大脑专注力。长期缺铁会导...[详细]
2025-05-23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