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家长们在宝宝长牙期一定要注意哪些事项?

发布时间: 2018-04-16 16:59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的牙齿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老话说孩子在七八月份开始出牙,可是有此宝宝在到十个月才开始冒牙,甚至有的宝宝五个月就长牙了,这就让家长们哭笑不得了,其实每个孩子发育不一样所以长牙就会出现早晚的现象,一般来说都是在七八月长牙。宝宝的牙齿如果长的不好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进食情况还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家长们在宝宝长牙期一定要注意下面这些事项。

 长牙阶段注意事项

  1、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半固态的食物,例如蛋黄泥、麦片粥等,这些食物可以锻炼宝宝的饮食饮食,让宝宝有一个饮食变化的过程,这个是很重要的。

  2、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3、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4、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5、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长牙顺序不对有哪些危害

  1、烦躁不安

当宝宝开始长牙的时候,就会到处乱咬,那是因为最里面有了小牙给他带来了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很排斥,当长牙的顺序不对是,这种感觉就会加重,宝宝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这时家长应该还会安抚宝宝。

  2、流口水

宝宝长牙的时候会经常流口水,经常流的满嘴满脸都湿湿的恐怕是每个长牙期宝宝经常出现的情景。随着第一颗牙齿的萌出,刺激了牙龈神经,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分泌的口水自然只能流淌而出。

宝宝长牙时流口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用过于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流口水的情况会慢慢好转的。

可以准备一块柔软的棉布,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留口水的地方皮肤比较娇嫩,如果动作太重,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准备一个小围嘴围在宝宝的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3、牙龈痒

因为长牙的时候会对牙龈造成刺激,所以宝宝可能会很不舒服,比如牙龈痒,或者牙龈肿痛,这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等到牙齿慢慢长出来之后,这些情况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家长们也不用太担心。

  总结:很多宝宝在长牙的时候都会出现牙龈痒、流口水、烦躁不安的现状,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长牙的时候会对牙龈的神经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所以孩子会出现这些现象,家长要在孩子的出牙期有耐心的陪伴他们,当他们因为出牙而产生的这些一时磨人的情况时不要冲着他们发脾气或者是大喊大叫,这样反而会更伤孩子的心也不利于他们的长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肥胖的危害 家长一定要注意
小孩肥胖的危害 家长一定要注意
众所周知,肥胖对成人的健康来讲危害是很大的,可是肥胖对小孩的危害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小孩肥胖的危害是很多的,小孩肥胖首先会引起的疾病就是呼吸道疾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起小孩的肥胖状况。小孩儿肥胖的危害有哪些?一、呼吸道疾病肥胖的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重度...[详细]
发布于 2024-06-26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