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孩子经常吃零食会影响吃正餐

发布时间: 2018-09-13 14:14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宝宝接触到零食后,就对零食爱不释手了,什么小饼干,棒棒糖,薯片,巧克力,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要拥有的地步。如果不给他吃,那他就给你闹,很多妈妈就不忍心看着孩子哭,就只好给孩子吃了。可是孩子吃零食就会影响吃正餐,这样就会渐渐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了。

  不盲目排斥零食,要选对零食零食能不能吃?当然能!

1 岁以后的宝宝就应当是三餐两点的饮食模式。其中「两点」就可以是零食。因此零食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是应该要有的,还要特别讲究。

给宝宝准备零食的原则是:天然、清淡、有营养。

天然,是指尽量选择自然的食材,比如一些新鲜的蔬果或奶制品。

清淡,是指调味品含量要低,尽量不含有食品添加剂。比如有些配料表上添加剂超过 10 种的,就尽量不要选。

有营养,指在选择零食时,要注意观察营养成分和配料表。选择配料里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含量高的。

不过,零食虽然可以吃,但不该误了正餐。父母该如何让宝宝爱上吃饭,养成规律的就餐习惯呢?

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表要让孩子养成规律就餐的习惯,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表,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孩子进餐时间和活动时间区要分开,明确吃饭、吃零食、喝奶和活动的时间,并坚持执行。

不要因为有时孩子不好好吃饭,之后饿了又哭又闹,就给了零食。聪明的宝宝会明白,不吃饭会有更「美味」的食物。如此往复,自然是恶性循环。

制定时间表也能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日程,帮助孩子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

对父母来说,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运动量的多少制定合理的作息和进餐时间。

  1、一岁后,宝宝以三餐两点为主,饮奶为辅,此时三餐应当和家长一同就餐。

两点则根据宝宝的活动量大小进行种类、数量上调整,但给予零食的时间点应该是固定的,不能孩子「饿了」就给,想吃就喂。

2、上幼儿园前几个月及上学后的周末,可以参考孩子在幼儿园的作息,提供就餐的时间表。几点吃饭,几点吃点心,几点活动,几点睡觉等等。

帮助孩子强化在幼儿园的作息方式,可千万别有「补偿」心理,把零食都放在周末一次性「发放」了。

让孩子明白,如果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那么过了饭点即使再饿,也必须等到吃点心的时间点才有零食吃。

就餐时间表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明白零食和正餐的区别:零食是辅助,好好吃饭是正道。

养成宝宝独立就餐的习惯在幼儿园,孩子要独立就餐,家长应该尽早就培养他这个良好的习惯,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独立就餐环境,不要等孩子上学了哭闹不肯吃饭才着急。

  1、添加辅食后,8~9 个月龄的宝宝开始有兴趣自己抓握食物了。

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手指食物,培养抓取食物和放入嘴里的能力。不要怕宝宝自己吃饭把衣服、桌子、地板弄脏。越早独立就餐的宝宝,挑食偏食的可能性越小。

  2、一岁后,就能尝试着让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啦!

可以提供宝宝的专用餐具。从一开始用小手胡乱抓取,到之后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往嘴里送食,独立就餐的能力就是这么慢慢养成的。

当然,如果你的宝宝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立吃饭,也不要太过担心。

在幼儿园这种集体生活的环境下,宝宝看到其他同学自己吃饭也会去模仿,毕竟同龄人的感染力是最强的。

  第三招 合理加餐不可少

有时候餐与餐之间,孩子饿了怎么办呢?

幼儿园里通常会在早上给孩子牛奶、小饼干等食物来加餐。

幼儿园放学比较早,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这时,父母也可以选择一些加餐食品,既能给孩子补充营养,又不会让影响到正餐。

健康的零食可以选择诸如牛奶、酸奶、水果、坚果等食物。对于心灵手巧的家长来说,亲手制作少糖少油的小面包、小糕点当然更好,配料干净吃得放心。

对于那些已经严重挑食偏食,个子偏小偏矮或者抵抗力差的孩子,通常胃口不佳,每次摄入的食物有限。这类宝宝,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也不错。

零食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大敌。对于孩子吃零食,父母要从一开始是教育好,让孩子知道,零食吃多了不好,而且吃零食父母会不喜欢宝宝,让宝宝学会忍痛割爱,少吃零食多吃饭,这样不仅宝宝生长发育得到了保证,还能锻炼宝宝的意志力和自觉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吃零食带来的危害 让孩子正确的吃零食
孩子吃零食带来的危害 让孩子正确的吃零食
零食是孩子心中的爱,但没有节制零食,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多影响。油炸类、高盐高糖高脂肪类零食、添加剂多的饮料、碳酸饮料,会引起孩子的肥胖和身体不健康的成长。肥胖或营养不平衡,具体儿童吃零食的危害如下。和健康家的编辑一起看看吧!儿童吃零食的危害影响健康生产过程中,许多小食品使用添加剂。...[详细]
发布于 2021-04-27

最新推荐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幼儿情绪不稳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变化、生理发育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幼儿天生具有敏感型气质,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于这类情况,建议通过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详细]
2025-05-19 16:55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需要家长理性引导,通过沟通理解、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学业平衡和观察支持五个方面处理。1、沟通理解:主动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话,避免直接否定或批评。倾听孩子对恋爱的看法,了解对方基本情况,表达关心而非控制。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孩子...[详细]
2025-05-19 16:52
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
调节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建立规律、正向引导、情绪示范和游戏互动。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疲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引发烦躁,需及时检查并处理。心理上表现为寻求关注或安全感,可通过拥抱、轻声安抚回应。记录孩子...[详细]
2025-05-19 16:43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需要从习惯培养、环境优化、沟通方式、目标管理和适度激励五个方面入手。1、习惯培养:建立固定作业时间表,每天放学后预留30分钟休息再开始学习。使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25分钟专注后休息5分钟。准备作业记录本,让孩子自行勾画已...[详细]
2025-05-19 16:40
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情绪控制需要家长引导和环境支持,通过认知训练、情绪表达、行为示范、游戏互动和规律生活逐步培养。1、认知训练: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易冲动。家长可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识别喜怒哀乐,用"您现在感觉像红色小怪兽吗"等提问强化...[详细]
2025-05-19 16:31
五年级孩子不想写作业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抗拒写作业可能由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混乱、作业难度过高、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导致,可通过兴趣引导、时间规划、任务拆分、环境优化、情绪疏导等方法改善。1、兴趣引导:孩子对学科缺乏兴趣是常见原因。将作业与生活场景结合,如用购物计算...[详细]
2025-05-19 16:28
如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需要理解发展特点、建立安全感、示范情绪管理、设置合理规则、及时安抚疏导。1、理解特点: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弱是正常现象。2-4岁幼儿常因需求未被满足或表达受限出现哭闹,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可通过绘本我的情绪...[详细]
2025-05-19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