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小孩吃盐要注意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 2018-11-02 15:23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当中,特别是经过烹饪过的食物,如果不加盐那是很难吃的。在大人的世界里,没有食盐的食物变得索然无味,可是在宝宝的世界当中,他们对于味觉还没有太大的观念,只要是好吃的能够吸引自己的,一般都会去尝试着吃。可有些家长会把宝宝的口味变得和自己一样,食盐过多,这样到底好不好?

小孩吃盐早了有害处吗

小孩6个月前绝对不能吃盐,这时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若过早吃盐是会有害处的,具体如下:

  1、伤害肾脏

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分,因而摄入过多盐分首当其冲的就是宝宝肾脏,给肾脏添负担的同时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宝宝肾脏、心脏功能受损。

 2、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摄盐过多还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宝宝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相应减少,那么各种病菌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生长。并且由于盐的渗透作用,会杀死宝宝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那就不能怪宝宝常生病了。

  3、智力发育受阻

宝宝盐分摄入过多会影响其体内对锌、钙的吸收,导致缺锌少钙,由此会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骨骼发育,还会造成其免疫力下降,个子小,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4、损害味蕾

过早过多的盐分摄入,对于宝宝来说是有害的,容易损害孩子的味蕾,造成日后重盐的饮食习惯,而成人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小孩吃盐要注意什么

  1、购买食品时注意钠的含量

在日常饮食中, 2薄片培根含有250mg的钠,所以如果你给孩子吃了一份加了培根的面条,他就已经摄取了将近一天所需的钠含量;1片普通面包含有200mg的钠,你给宝宝吃两片面包,就差不多占据了1-3岁孩子一天所需钠含量的一大半了。

某些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都有钠的标识项目,购买时注意钠的含量。购买时超过钠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建议少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2、尽量不足一岁不吃盐

母乳和配方奶粉也含有盐,一岁的宝宝完全可以从中摄入足够的盐分,所以在给这类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妈妈们就不应该再额外添加盐分,以免导致宝宝摄入量盐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3、不给孩子吃汤泡饭

不少家长尤其是老人,特别喜欢用汤泡饭给孩子吃,一方面是更加有味道,另一方面也方便孩子食用。但是要注意,我们在煮汤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盐,如果用汤泡饭,那么对孩子健康不利。另外汤泡饭会降低孩子咀嚼次数,这对肠胃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4、妈妈饮食要清淡

如果孩子还在哺乳期,那么妈妈们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每天吃盐量不要超过6g,也就是一啤酒瓶盖的量。这是因为哺乳期,妈妈吃什么就代表着孩子吃什么,盐也会通过乳汁被宝宝摄入,此时吃盐太多就表示宝宝也大受其害。

  5、多吃蔬菜水果

如果担心宝宝缺盐,那么也不用额外添加,而是通过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这是因为,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中也含有不少盐分,只需要多吃也能满足宝宝日常身体所需。

  6、一岁后清淡少盐

孩子的饭菜最好能单独制作,千万不要大人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这是因为生活中,不少成人的口味都比较重,这对于孩子的健康不利。一般来说,一岁后的孩子每天只能吃2g盐,基本上就只有1/3调料勺那么多。对已经有口味偏好的宝宝,要耐心地慢慢纠正,如慢慢减淡食物口味、把清淡的食物做得更有趣、和其他宝宝一起吃、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等。

  7、提防那些隐形盐

除了给孩子做饭时少放盐,妈妈们也要注意一些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在一些儿童饼干、海苔中都含有各种盐,如果吃太多那么也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所以在给孩子购买食物的时候,要仔细看清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低盐低钠的食物。

  总结: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口味与宝宝的口味混在一起,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吃盐
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吃盐
关于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吃盐,通常建议在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时,才可以适量食用盐。小宝宝的身体在出生后,各个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尤其是胃肠道功能比较脆弱。如果过早地添加盐,可能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过多的钠离子摄入也可能对健康不利。家长应等待孩子满6个月后,逐步开始添加辅食,并...[详细]
发布于 2024-11-17

最新推荐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初三阶段家长应保持稳定情绪与适度关注,主要需做到情绪管理、学业支持、沟通引导、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五方面。稳定的家庭氛围和理性期待能有效帮助孩子应对升学压力。1、情绪管理:家长需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面对模考成绩波动时保持平和态度。研究表...[详细]
2025-05-22 17:00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高中阶段孩子对父母态度恶劣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同伴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逆反心理。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会导致情绪敏感,常通...[详细]
2025-05-22 16:57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对妈妈动手多数属于情绪失控的表现,可通过即时制止、情绪引导、规则建立、榜样示范和亲子沟通五种方式处理。1、即时制止:立即握住孩子手腕并蹲下平视,用简短指令如"手不能打人"明确界限。保持表情严肃但避免吼叫,动作需果断不粗暴。3-6岁儿童正...[详细]
2025-05-22 16:54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沟通、明确指令、示范引导、及时反馈和创造环境五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1、积极沟通:与孩子讨论课堂内容时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哪个部分最有趣"。避免质问式语言,专注倾听孩子复述课堂重点,适时...[详细]
2025-05-22 16:52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处理孩子与老师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商、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行为规范冲突、个性差异、外部压力等因素引起。1、沟通协商: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事件全貌,避免单方面听信孩子描述。...[详细]
2025-05-22 16:49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应怎样开导呢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可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协作、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主要原因包括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兴趣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1、主动社交引导:鼓励孩子从简单互动开始,如主动问候同学、参与小组...[详细]
2025-05-22 16:46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成绩波动通常与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家庭氛围、师生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1、调整沟通: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真实困难。...[详细]
2025-05-22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