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 2018-12-04 17:5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玩手机这也是需要多注意了解的,玩手机是会容易上瘾的,一放暑假,孩子就各种玩了,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很多孩子都成“手机控”了,那么孩子迷恋手机的危害有哪些呢?

 孩子迷恋手机的危害有哪些?

  1、经常玩手机,孩子有可能近视或弱视。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知道。研究指出,手机的屏幕小,但是画面颜色鲜亮、变化多端、速度快,使得孩子的眼睛长期聚焦在某个点上,再加上孩子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引起近视和弱视。

如果你认为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只有这个,那就把手机看得太简单了!除了以上这一点,孩子经常玩手机还有以下危害。

 2、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可能不如别的小孩。

孩子天生好动,喜欢四处探索,会通过各种游戏来促进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但迷恋上手机后,孩子可以长时间坐着一动不动,即使是未满周岁的孩子都可能对手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低头族”。这些姿势持续时间久了,无疑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思考能力下降。

0-6岁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了解未知事物,凡事喜欢问为什么。但是当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手机上面了,孩子就对所有的“为什么”都不感兴趣。手机可以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不爱思考的人,这不是你愿意看到的吧!

 4、语言能力发展受影响。

1-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良好的语言互动环境,能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手机虽然也能发出声音,但是少了真实互动环境、眼神交流眼神、肢体等的辅助,还谈何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5、影响亲子关系。

将孩子交给了手机,孩子终于都老实了,但是你们之间的互动也随之减少了。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是一种单向的互动,期间孩子几乎全程“无视”爸爸妈妈的存在,直接影响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孩子变得内向、易怒。

爱玩手机的孩子大多数不喜欢和外界交流,因为缺少和人交流的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缺乏自信,显得拘谨内向。另外,这些孩子还更加难以识别他人的情绪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绪,稍不顺心就发怒。

“我也知道孩子玩太多手机不好,但是只有手机才能让孩子安静下来,怎么办?”大多数家长宁愿让孩子玩手机,也不愿意面对一个“不老实”的孩子。

 7招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尽可能让孩子晚接触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考虑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

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

  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大人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

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TA自然会找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以身作则,除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要轻易的玩手机。如果有些事情要处理,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处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家长无聊起来往沙发上一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形象。

不要把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办法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

 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爱好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着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安排一些兴趣班,学习画画舞蹈等课外兴趣,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控制使用时间与内容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

有的家长的手机支付简单,孩子不懂事的,有些游戏应用直接支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手机落在孩子手里,不仅损失了钱财,还让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和孩子约法三章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人也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这时候怎么办呢?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可以玩半个小时,但是一定是在作业全都完成之后,而且如果玩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那么下次就要相应地减少时间。

 结语: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充满色彩的,游戏、做家务、阅读,外出运动等,都是孩子最好的活动。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了手机的“忠实用户”,他会因此错过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咽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咽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咽炎的危害有哪些?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咽炎如果治疗不当给患者带来有很大的危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咽炎的危害咽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咽炎患者经常感到咽部不适,稍一受凉、劳累,或讲话多、较长时间没喝水,便觉咽痛、灼热加重,咽痒引起阵阵刺激性...[详细]
发布于 2011-09-24

最新推荐

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小孩怎么哭
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小孩怎么哭
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哭闹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通过温和引导和转移注意力来缓解情绪。孩子哭闹通常与需求未被满足、情绪表达受限或环境压力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境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1、识别需求孩子哭闹可能是饥饿、困倦、身体不适等生理需求未被察觉。家长需...[详细]
2025-07-23 13:12
孩子上初中适应不过来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适应不过来可通过调整作息习惯、建立学习计划、加强家校沟通、培养社交能力、寻求心理辅导等方式改善。初中阶段的环境变化可能由学业压力增大、社交关系重构、青春期身心变化、教学方法差异、自我认知冲突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习惯初中作息时间...[详细]
2025-07-23 11:56
小孩刚上初中不适应该怎么办
小孩刚上初中不适应该怎么办
初中新生适应问题可通过心理疏导、作息调整、社交引导、学业规划、家校协作等方式缓解。初中阶段的身心变化、环境差异、学业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短期不适应。1、心理疏导家长需关注孩子情绪变化,避免直接否定其焦虑感受。可通过每日15分钟亲子对话...[详细]
2025-07-23 10:41
孩子在学校惹事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在学校惹事,家长应以冷静沟通、主动担责、了解细节、共同解决的态度回复老师。处理方式主要有及时回应、避免情绪化、明确责任归属、制定改进方案、保持后续跟进。1、及时回应接到老师反馈后,家长应在当天内给予明确回应,避免拖延导致问题升级。可通过...[详细]
2025-07-23 09:25
青春期的家长要怎样教育孩子
青春期的家长要怎样教育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采取理解、沟通、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又要给予适当的行为规范。主要有建立信任关系、保持有效沟通、设定合理界限、关注心理健康、树立榜样作用等方法。一、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家长应通过尊...[详细]
2025-07-23 08:09
如何提高青春期孩子的自制力
提高青春期孩子的自制力需要家长通过行为引导、环境塑造和情感支持等多维度干预。主要方法有建立明确规则、培养时间管理能力、适度自主决策权、正向激励反馈、家长以身作则。1、建立明确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可量化的行为准则,如每日屏幕使用时长、作业完成节...[详细]
2025-07-23 06:53
怎样提高青春期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青春期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学习环境优化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干预。主要有建立规律作息、减少电子设备干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增加体育锻炼、提供正向激励等方法。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青春期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建议固定就寝和起床时...[详细]
2025-07-23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