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供孩子上高中可能涉及家庭经济困难、教育观念冲突或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建议通过沟通协商、寻求社会援助、法律途径介入等方式解决。

家长与孩子需坦诚交流教育需求,明确高中教育对未来的重要性。若因经济压力,可共同探讨缩减开支、申请助学金等方案。若因观念分歧,可通过学校教师或亲友调解,帮助家长理解学历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
联系当地教育局或公益组织,了解贫困生资助政策。部分地区提供免学费、生活补贴等支持,慈善机构也可能提供一对一助学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可优先享受国家教育扶贫政策。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对高中阶段未作强制要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得阻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孩子可向居委会、妇联或司法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由相关部门对家长进行批评教育。

年满16周岁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兼职赚取学费,选择家教、餐饮服务等时间灵活的工作。需注意平衡学业与工作,避免影响课业。部分职高提供半工半读模式,既能学习技能又可获得收入。
若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选择公办中职学校,享受免学费政策并提前掌握职业技能。中职毕业后可通过高职扩招、成人高考等途径继续深造,同样能实现学历提升。

面对教育中断风险,孩子应保持积极心态,主动收集各类助学信息。社区工作者可协助家庭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福利,学校心理老师需关注孩子情绪状态。长远来看,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普法宣传能预防此类问题发生。教育部门应加强控辍保学力度,对特殊困难家庭实施精准帮扶。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