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4-01 1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有做事拖拉等毛病是因为他们缺乏注意力训练,家长每天花点时间陪孩子做一下训练,可以提升孩子做事专注的能力。究竟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吧!

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

一、听故事,答问题

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都很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引起注意。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觉得新鲜、有趣才去听故事,可能并不会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如果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听完后让他回答问题,并试着复述故事内容,这样他们听故事更有目的性,有利于使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来,克服粗心的毛病。

二、大声朗读,训练注意力

朗读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在大声的朗读过程中,儿童的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紧密协作,是一个复合的感知过程。在朗读中要连续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并努力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断读、不串行,这需要聚精会神,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于朗读内容。如果孩子还不会认字,那么,就请他跟着妈妈或爸爸来读。

具体的方法是家长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20分钟左右,让孩子为家人朗读一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长也可由孩子自己选择,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内容丰富、文字生动。

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朗读活动中,并保持欣赏的态度而不是在监督他们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放松身心,从家长那里获得支持,增强自信,从中体验到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最好的水平;否则,他们会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认为这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有的孩子会过分紧张,有的孩子会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

这种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随着注意力的不断提高,粗心的现象也会减少。

三、劳逸结合,学习游戏两不误

身体不适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孩子睡眠不足、过度劳累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粗心的错误。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休息,保持大脑清醒,消除大脑疲劳,下一阶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这样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避免粗心行为的出现。

我们帮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时间以保证劳逸结合,还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与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阶段完成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能保持紧张状态,才有动力。学习一段时间或完成一定任务后,就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就是正强化。

四、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要培养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首先要加强对本学科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家长应该给孩子讲学习某门学科的重要性,让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如学习数学,不简单是为了计算,其他学科的学习也离不开它,数学是物理、化学、计算机、建筑等学科的基础。另外,现实生活中也离不开数学,小到商品交易,大到做生意、开公司,都需要和数学打交道。

家长们还要鼓励孩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孩子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家长也可以经常为孩子举一些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孩子共同探讨知识的用处,会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要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就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对知识的需要,还有就是要他们了解知识的用途,懂得一门学科的实际意义,明确学习的价值。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远离粗心的毛病。

五、排解困扰,快乐成长

情绪困扰也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又导致了孩子粗心。因此要克服粗心,家长要帮助孩子解除情绪困扰。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生活中尽管我们努力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尽量使孩子无忧无虑。然而事实上,孩子和成人一样面对快速发展、瞬息变化的社会,接受着成长和学习的挑战,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心智还未成熟,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远不及成人,因此在情绪上常常受到困扰。

家长要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焦虑。许多孩子的情绪困扰来自家长的压力与责备。孩子害怕考试,担心成绩不好家长训斥,为此经常心猿意马,甚至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考试时,担惊受怕,怯场晕场,思维随之僵化,效率也就降低,更是容易出错。

因此,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点与进步,而不要总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和不足。要拥抱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当孩子犯了小的错误或考试成绩分数不高,也不要过分指责孩子,只要指明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下次小心注意就可以了。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避免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六、体验艰辛,磨练意志

意志对注意力有着重要影响,意志力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学习过程的维持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学海无涯苦作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孩子的自觉性、独立性还是比较差的,意志比较薄弱,要为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活动,通过活动进行锻炼,挑战自我,培养意志品质,从而提高注意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要善于把他们置于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面前。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使他经过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实践活动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带着孩子去登山,与孩子进行登山比赛。登山比赛是一项需要意志力的体育运动,没有足够的毅力,就难以达到顶峰。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六个儿童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在与爸爸妈妈的竞争中,孩子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第一。这样,他们不仅磨炼了意志,同时也体会到登上顶峰的成功与喜悦。经过类似的多次训练,孩子就学会控制自我,增强自控能力,在学习中,就会减少分心的现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包括行为干预、认知训练和家庭环境优化。这些方法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儿童提升专注力,改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行为干预是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正向强化、时间管理和任务分解。正向强化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儿童完成特定任务,例如使用积分卡或小礼物作为完成作业的奖励。...[详细]
发布于 2025-01-08

最新推荐

如何刺激宝宝讲话
刺激宝宝讲话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互动、适度引导,具体方法包括日常对话、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模仿发音、减少电子屏幕时间。1、日常对话:从出生起持续与宝宝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缓慢清晰的语调描述日常活动。换尿布时说"现在抬起小屁股",喂食...[详细]
2025-05-17 16:21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怎么办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认知发展阶段不符、情绪障碍或潜在学习障碍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培养专注力、寻求专业评估、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1、注意力问题:儿童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容易分心,表现为频繁走神、...[详细]
2025-05-17 16:19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详细]
2025-05-17 16:09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怎么办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可能与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影响及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疏导、改善环境、培养兴趣及专业干预改善。1、动力激发:缺乏明确目标或兴趣是常见原因。与孩子共同制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如单科进步计...[详细]
2025-05-17 16:07
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专注力需要科学引导和环境塑造,关键方法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游戏化训练、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以及分阶段任务设计。1、规律作息:生物钟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固定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能增强大脑对专注行为的预期性,建议制定可视化时...[详细]
2025-05-17 15:57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不适配、时间管理不足、环境干扰及学习习惯未养成有关,可通过分段计时、调整任务量、优化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及专业辅导改善。1、注意力训练: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专注力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详细]
2025-05-17 15:55
如何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缓解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转移注意力、建立规则、肢体安抚和情绪命名,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困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直接引发情绪波动,此时需及时检查并解决基础需求。心理层面...[详细]
2025-05-17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