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发烧怎么办?婴儿发烧多少度可以吃退烧药?

发布时间: 2022-09-20 09:10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许多母亲知道儿童发烧,首选物理发烧。但在真正的婴儿被烧毁后,父母就不知所措了。有些婴儿烧到38度,母亲问,有必要给孩子服用解热药吗?解热药在应用中应注意什么?

孩子发烧38度需要吃退烧药,要看情况。

1.如果宝宝经历过高热惊厥史,第二次发烧再次出现高热惊厥的概率会很大。婴儿发烧怎么办?婴儿发烧多少度可以吃退烧药?比如孩子第一次发烧抽搐的体温是39°C,不能直到烧38.5°C以上退热药,人体体温38°C或是37.8°C就需要吃药;有的小孩可能38.5°C抽烟,甚至更低,可能是37.5°C他需要吃退烧药。

2.如果孩子发烧到38度,但精神还是很好的,人体没有其他异常,可以选择物理退烧。如果超过38度5甚至39度,孩子的精神面貌很好,应该玩,应该吃,那么我们就不用刻意给他们降烧,建议家长选择物理退烧。

物理退烧的方法是什么?

1、除掉过多的衣服裤子,曝露大量表皮于空气中,补充很多水份以提升热挥发。

2.湿热擦拭身体,用温水浸泡棉毛巾。拧干后,擦拭婴儿的颈部、手臂、胸部、背部、大腿根部等位置。位于肘部、腋窝和颈部的大血管应多擦两次,以发红为宜。婴儿发烧怎么办?婴儿发烧多少度可以吃退烧药?

3.温水浴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将孩子浸泡在温水中15-20分钟,略高于人体体温,间距洗2~3次。如果不在室内温度很低的房间里,洗澡后立即擦拭,防止风轻轻吹拂,宝宝不容易感冒。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发烧怎么办?婴儿发烧吃什么退烧药?
婴儿发烧怎么办?婴儿发烧吃什么退烧药?
在生活中,许多婴儿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事实上,虽然婴儿很小,很少出门,但他们更有可能感染某些细菌,最终导致婴儿发烧。事实上,婴儿发烧在生活中也很常见。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解热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烧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都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事实上...[详细]
发布于 2022-09-15

最新推荐

婴儿白天睡的多好吗
婴儿白天睡的多好吗
婴儿白天睡得多是否好,取决于其睡眠质量和整体发育情况。适度白天睡眠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但过多可能影响夜间睡眠和日常活动。需要关注婴儿的睡眠规律和需求,避免过度依赖白天睡眠。1、婴儿白天睡眠的好处白天睡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儿在睡眠...[详细]
2025-04-21 15:53
新生儿何时长眉毛
新生儿何时长眉毛
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几周内开始长出眉毛,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眉毛的生长与遗传、营养状况及整体发育速度密切相关。若家长发现新生儿眉毛生长较慢,无需过度担心,可以通过观察、调整护理方式及确保营养摄入来促进其正常发育。1、遗传因素:新生儿的眉毛...[详细]
2025-04-21 15:43
新生儿喝奶粉后不拉屎
新生儿喝奶粉后不拉屎
新生儿喝奶粉后不拉屎可能是由于奶粉成分、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或喂养方式不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奶粉配方不适合、肠道蠕动缓慢或水分摄入不足。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奶粉品牌、增加水分摄入和按摩腹部促进排便。1、奶粉成分不适合:部分新生儿对某些奶粉成分不适...[详细]
2025-04-21 15:37
宝宝吃完药马上喝奶了怎么办
宝宝吃完药马上喝奶可能会影响药物吸收或产生不良反应,需根据药物类型和医嘱采取相应措施。立即观察宝宝有无不适,必要时咨询不同药物与奶的相互作用不同,有些药物需空腹服用,有些则不受影响。1、观察宝宝反应。宝宝吃完药后马上喝奶,首先需要观察是否有...[详细]
2025-04-21 15:33
婴儿吸手指好不好
婴儿吸手指是一种常见的自我安抚行为,通常在6个月至2岁之间出现,属于正常发育现象,但长期吸手指可能影响牙齿和口腔发育。家长应通过转移注意力、提供安抚玩具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渐戒除这一习惯。婴儿吸手指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婴儿通...[详细]
2025-04-21 15:13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有时会笑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有时会笑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笑是正常现象,通常与婴儿的生理发育和睡眠周期有关,无需过度担心。这种现象可能与婴儿的梦境、神经系统发育或反射性动作有关。1、婴儿的梦境:宝宝在睡眠中笑可能是由于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阶段,这是梦境发生的主要时期。婴儿...[详细]
2025-04-21 14:57
新生儿睾丸为什么没下来
新生儿睾丸为什么没下来
新生儿睾丸未降下,医学上称为隐睾症,可能与遗传、环境、生理因素及病理原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观察等待、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1、遗传因素:隐睾症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新生儿出现隐睾的概率较高。建议家长在孕期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相关...[详细]
2025-04-21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