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宝宝不宜吃?

发布时间: 2023-12-08 09:1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哪些食物是宝宝辅食的黑名单呢?当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作为爸妈的我们都想给到宝宝最好的,然而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有些食物并不适合宝宝吃。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宝宝不宜吃?所以,有时候我们认为好的,并一定就是适合宝宝的,那么有哪些食物是宝宝辅食的黑名单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吧,孕育宝宝不再踩坑。

9种食物一定要拉进辅食黑名单,据说第一种很多爸妈都中招!

食物一:鸡蛋

鸡蛋并不一定就是最有营养,最适合宝宝的。儿科医生建议宝宝在1岁以前尽量不要吃蛋类食物,因为很有可能会导致过敏。有数据显示: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到宝宝的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食物二:海鱼

鱼肉营养丰富,是很多妈妈给宝宝的首选。可是由于食物链积聚的关系,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海鱼中含有较多的甲基汞,食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分别有这些海鱼类:剑鱼、旗鱼、鲶鱼、罗非鱼、金目鲷及吞拿鱼,特别是大眼吞拿鱼、蓝鳍吞拿鱼等。给宝宝吃鱼时妈妈们就要学会辨别。

食物三:盐

“吃盐才会有力气!“这是很多老人的育儿观,也有不少年轻妈妈被老人的观念所洗脑。可实际上,过早吃盐对宝宝的身体并没能好处,还会给宝宝的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从而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食物四:蜂蜜

蜂蜜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同时,大人喝蜂蜜水有通便的效果,有时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出现便秘的情况,有些家长会给宝宝食用蜂蜜。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宝宝不宜吃?可是对于宝宝来说,并不合适!而且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一岁以内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并不完全,肝脏解毒能力并不良好,无法抵御肉毒杆菌的入侵,严重引发中毒。最好的通便方法,是多喝水,增加瓜果等纤维素的摄入,提高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食物五:果汁

水果不要咀嚼,换成果汁。实际上果汁里的糖浓度高,而且营养元素被破坏多,经常饮用会养成嗜甜的饮食习惯,还会引起肥胖等问题。1岁以内的宝宝补充维生素C,可以直接吃水果来获得,妈妈只要将水果切成细长条或者研磨成果泥,就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食物六:骨头汤

以形补形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对于一些老人来说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可实际骨头汤里钙含量非常少,也不容易被身体吸收。浓浓的骨头汤里含有较多的脂肪,宝宝喝多了反倒容易腹泻或是长胖。1岁以内的宝宝补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证每日不低于800ml的奶量,补充维生素AD以及多晒太阳,就能保证成长所需的钙了。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宝宝不宜吃?

食物七:米汤

米汤由大米熬制而成,但并没有营养,基本上只含有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几乎没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它营养物质,加之饱腹感强,如若将其当成辅食,十分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进而阻碍生长发育。

食物八:豆类

豆制品确实是有助于补钙的,价格也便宜,可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宝宝肠胃也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应。

食物九:草酸高的蔬菜

菠菜、苋菜等等蔬菜都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内并不容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宝宝不宜吃?

总结:9种食物一定要拉进辅食黑名单,听说你还在坑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宝宝的健康,新手爸妈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育儿路上并不简单,难免犯错,科学育儿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爸爸妈妈们切实的坚持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不断充实知识和自己,才能保护孩子,让宝宝更茁壮健康的成长。育儿路上,我们是与宝宝一起成长,所以更要一起努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的辅食中不宜添加哪些食物
宝宝的辅食中不宜添加哪些食物
一般在孩子到了六个之后,不管是喝母乳的宝宝还是奶粉的宝宝都是开始添加辅食了,可是对于辅食,很多新手妈咪都不清楚,到底该如何添加辅食,给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到底吃些什么,一天又该吃多少的量,一次能吃多少,到底是在喝奶之前吃还是喝奶之后喝,这些都要搞明白了,才能给到宝宝足够的营养,今...[详细]
发布于 2018-01-16

最新推荐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影响生育吗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影响生育吗
婴儿睾丸大小差异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影响生育功能,可能由鞘膜积液、隐睾或先天性发育差异引起。1、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是阴囊内液体异常积聚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单侧睾丸肿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一岁前自行吸收消退,若两岁后仍未消退可考虑穿刺抽液或鞘膜...[详细]
2025-05-16 16:54
孩子上初中成绩差怎么办
初中生成绩差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薄弱、注意力分散、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计划、强化基础训练、改善学习环境、家校协作、心理疏导等方法改善。1、调整方法:低效学习方式导致知识吸收率低。建议采用费曼学习法简化复杂概念,使用...[详细]
2025-05-16 16:51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严重吗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严重吗
婴儿睾丸大小差异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由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就医。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常见于单侧睾丸,由于鞘状突未闭合导致液体积聚。轻度积液通常1-2岁自行吸收,较大积液需超声检查确认。治疗...[详细]
2025-05-16 16:4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家长采取措施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家长采取措施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大脑发育阶段、环境干扰、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规律作息、专注力训练、饮食调整、减少干扰、专业干预。1、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前额叶皮层未完全成熟,自控力较弱是正常现象。可通过拼图、串珠等游戏...[详细]
2025-05-16 16:38
婴儿的睾丸一大一小正常吗三个月
婴儿的睾丸一大一小正常吗三个月
三个月婴儿睾丸大小不对称可能是生理性鞘膜积液或隐睾引起,需观察发育情况并结合超声检查判断。1、生理现象:新生儿睾丸大小差异常见于鞘膜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液体流入阴囊形成鞘膜积液。多数在6-12个月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测量睾丸体积变化...[详细]
2025-05-16 16:27
高中孩子的成绩在哪里查
高中孩子的成绩可通过学校教务系统、教育平台APP或班主任通知查询。1、教务系统:多数高中设有校内教务管理系统,家长需使用学校分配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部分地区教育局统一开发了区域教育云平台,如北京数字学校、上海微校等,整合了成绩查询功能。登录...[详细]
2025-05-16 16:25
婴幼儿是吃鱼肝油好还是d和ad好呢
婴幼儿是吃鱼肝油好还是d和ad好呢
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D或D3需根据喂养方式、日照情况综合判断,母乳喂养建议AD制剂,奶粉喂养可优先D3,混合喂养需评估后选择。1、母乳喂养: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D制剂同时含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和D促进钙吸收,适合纯母乳宝...[详细]
2025-05-16 1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