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小孩能吃油条吗?儿童吃油条对身体的危害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1-01 09: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人爱吃油条,一碗豆浆几根油条,是人们喜爱的早餐形式。但油条毕竟不算是健康食品,是否适合每天食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解释,油条在加工过程中,需加入明矾和苏打等含有铝的膨化添加剂,而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硫酸铝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剂量过大则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此外,过量的硫酸铝也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每日的铝摄入量不应超过50毫克。小孩能吃油条吗?儿童吃油条对身体的危害有什么?国家相关食品标准规定,食品中铝含量不能超过100mg/Kg。由此估算,正常人每天吃上两根油条是不会对健康有大的影响。

但问题是,对于铝含量的添加,总有部分加工者不严格按国家规定生产,导致油条铝含量超标的事件屡有发生,使得油条越来越称为危险食品的代名词。所以,吃油条还应谨慎,吃过油条就不要再吃含铝量大的食品如粉丝。吃的时候搭配蔬菜和粗粮,可干扰铝的吸收。此外,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时期,要少吃。铝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可能造成影响,孕妇要少吃。老人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更少吃为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吃油条会胖吗,吃油条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吃油条会胖吗,吃油条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很多老少朋友都特别喜欢吃油条,每天早晨喝老豆腐吃油条的确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油条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赢得了大多数人的一致好评,但是油条属于油炸食品的,很多朋友对于吃油条会胖吗的问题都特别感兴趣。下面我就来为大家具体普及一下吃油条会胖吗?1.吃油条会胖油条是一种热量非常高的油炸...[详细]
发布于 2024-06-21

最新推荐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时,可通过情感支持、建立沟通渠道、培养独立能力、创造熟悉环境和寻求学校协助等方式帮助孩子适应。家长需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焦虑。1、情感支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是首要步骤。家长应避免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感受,用温和的...[详细]
2025-07-05 13:40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时,家长可通过积极沟通、培养自信心、建立正向反馈、调整教育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这种情绪通常由师生互动不足、性格敏感、过往负面经历、家庭环境影响、社交焦虑等因素引起。1、积极沟通主动与老师保持开放对话,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7-05 12:20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敢去学校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沟通、角色扮演练习、渐进式适应、兴趣引导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师生互动压力、负面经历、性格敏感、家庭环境影响、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一、心理疏导家长需通过日常对话帮助孩子表达对学校的真实感受,避...[详细]
2025-07-05 11:00
怎么样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好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关键在于尊重独立性和建立有效沟通,主要有保持平等对话、设定合理边界、给予情感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尊重隐私空间等方法。1、保持平等对话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用开放式问题代替命令式语言。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观点不...[详细]
2025-07-05 09:40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可通过情绪引导、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适度冷处理、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发脾气通常由需求未被满足、情绪表达能力不足、疲劳饥饿、模仿他人行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减少发脾气的关键。家长可用...[详细]
2025-07-05 08:20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怎么办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沟通不畅、睡眠不足、情绪管理能力弱等因素有关。家长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家庭氛围、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情绪调节技巧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问题。1、心理疏导高三阶段孩子处于...[详细]
2025-07-05 07:00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怎么办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可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寻求第三方协助、建立信任关系、记录问题细节等方式缓解。矛盾通常由沟通不畅、认知差异、情绪管理不足、教学方式不适应、个性冲突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尊重态度与老师直接交流,明确具体...[详细]
2025-07-05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