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高烧退了之后低温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08-28 14: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发烧一般指发热。宝宝高热退了之后体温36-37℃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低热的情况,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改善。

一、正常情况

人体的正常腋温在36~37°C之间,口腔温度比腋下温度约高0.3°C左右,肛门温度比口腔温度约高0.4°C左右。宝宝高热退了之后体温36-37°C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也不用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

二、治疗方法

1.日常护理:建议家长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宝宝高烧退了之后低温怎么办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苹果、菠菜、牛奶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物理降温:如果宝宝出现了低热的症状,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尤其是额头、手心、脚心、腋窝等部位,通过蒸发带走体表多余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同时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高烧退后低温怎么办?
宝宝高烧退后低温怎么办?
宝宝高烧退后低温怎么办?高烧是指高热,高热退却后引起低温,可通过吃温热食物、加强保暖、增加饮水等方式缓解。1、吃温热食物:如果宝宝添加了辅食,在温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一些米粥、汤等,以促进身体产生热量,缓解低温。2、加强保暖:您可以适当地揉搓宝宝的手掌和脚,主要是通...[详细]
发布于 2024-10-25

最新推荐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影响生育吗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影响生育吗
婴儿睾丸大小差异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影响生育功能,可能由鞘膜积液、隐睾或先天性发育差异引起。1、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是阴囊内液体异常积聚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单侧睾丸肿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一岁前自行吸收消退,若两岁后仍未消退可考虑穿刺抽液或鞘膜...[详细]
2025-05-16 16:54
孩子上初中成绩差怎么办
初中生成绩差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薄弱、注意力分散、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计划、强化基础训练、改善学习环境、家校协作、心理疏导等方法改善。1、调整方法:低效学习方式导致知识吸收率低。建议采用费曼学习法简化复杂概念,使用...[详细]
2025-05-16 16:51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严重吗
婴儿睾丸一大一小严重吗
婴儿睾丸大小差异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由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就医。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常见于单侧睾丸,由于鞘状突未闭合导致液体积聚。轻度积液通常1-2岁自行吸收,较大积液需超声检查确认。治疗...[详细]
2025-05-16 16:4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家长采取措施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家长采取措施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大脑发育阶段、环境干扰、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规律作息、专注力训练、饮食调整、减少干扰、专业干预。1、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前额叶皮层未完全成熟,自控力较弱是正常现象。可通过拼图、串珠等游戏...[详细]
2025-05-16 16:38
婴儿的睾丸一大一小正常吗三个月
婴儿的睾丸一大一小正常吗三个月
三个月婴儿睾丸大小不对称可能是生理性鞘膜积液或隐睾引起,需观察发育情况并结合超声检查判断。1、生理现象:新生儿睾丸大小差异常见于鞘膜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液体流入阴囊形成鞘膜积液。多数在6-12个月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测量睾丸体积变化...[详细]
2025-05-16 16:27
高中孩子的成绩在哪里查
高中孩子的成绩可通过学校教务系统、教育平台APP或班主任通知查询。1、教务系统:多数高中设有校内教务管理系统,家长需使用学校分配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部分地区教育局统一开发了区域教育云平台,如北京数字学校、上海微校等,整合了成绩查询功能。登录...[详细]
2025-05-16 16:25
婴幼儿是吃鱼肝油好还是d和ad好呢
婴幼儿是吃鱼肝油好还是d和ad好呢
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D或D3需根据喂养方式、日照情况综合判断,母乳喂养建议AD制剂,奶粉喂养可优先D3,混合喂养需评估后选择。1、母乳喂养: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D制剂同时含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和D促进钙吸收,适合纯母乳宝...[详细]
2025-05-16 1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