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如何培养1岁多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

发布时间: 2024-10-15 19: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一年龄阶段,宝宝最突出的进步是出现了“直觉行动思维“,即产生了最初的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思维要伴随着动作和感知进行,离开了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和儿童自己动作、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如宝宝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

如何培养1岁多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

直觉行动思维产生的标志是宝宝开始能够在偶然的动作中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探索达到某一目的的新手段。比如: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宝宝用各种方法尝试去够。偶然一次,当宝宝抓到桌布一角时,发现桌布动了,桌子上的玩具也跟着动了,即两者之间的运动存在一致性。于是宝宝通过拉动桌布,拿到桌子上的玩具。从这一例子可知,宝宝发现拉桌布玩具会动是十分偶然的,但这一偶然的发现激发了宝宝的兴趣,使宝宝通过不断尝试,最终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标志着宝宝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但是在1岁半左右,宝宝很多时候还是在偶然的发现中去尝试,还不具备一定明确目地去发现方法的能力。

1岁4个月~1岁半的宝宝能够满怀兴趣地观察周围各种事物,尤其对新奇事物更加有兴趣。

这个年龄的宝宝能够通过双手触摸去了解事物的大致属性,对事物的形象也有一定的知觉。

宝宝的记忆时间进一步延长,可以回忆起以前教过的动作、语言等,能回忆起十几天前的事。

发展感知认识能力。对于1岁4个月~1岁半的宝宝,父母要继续发展宝宝的感知与语言,以促进宝宝的整体发展。

这一阶段的宝宝,父母要从以下各方面入手进行智力开发。

结合具体实物进行。

为了培养宝宝的认识能力,家长要让宝宝充分接触各种事物,让宝宝尽情地摆弄、抚摸、欣赏各种形状、不同质、不同颜色的物品,从而对事物的属相,如软、硬、冷、热、光滑、粗糙及颜色、形状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逐步体验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下面介绍一些方法供父母参考。

(1)触摸辨粗细。给宝宝准备10多块大小光滑程度不同的石头,放在地上让宝宝记,并告诉宝宝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最粗,哪个最细,父母可反复和宝宝玩捡石子游戏,或用彩笔给石子涂色,让宝宝在捡、搬、握石头中,对粗细大小有了了解。

(2)百宝箱。给宝宝一个有盖的袋式桶,里面放一些宝宝已经熟悉和有点熟悉的日常用品。刚开始要少放些,以后随着宝宝认识的提高,可多放些。父母用手蒙上宝宝的眼睛,让宝宝伸手去拿出一样物品,通过触摸辨认,说出物品名称。如果说对了,继续让宝宝摸,如果说错了,要让宝宝再摸摸,再熟悉一遍。注意袋中物品要经常更换,但每次更换只宜更换部分物品,不要全换,让宝宝保持一定熟悉度.宝宝才会有兴趣。

(3)玩具叠玩具。父母可同时给宝宝提供多种套叠玩具,每套以4个为宜,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玩。如把大小不等的4个碗套成一套,再取出来,比赛看谁快,以此来培养宝宝初步的大小概念。

训练方法

游戏1:涂涂画画

目的:锻炼手指动作和色彩感知。

玩法:家长用蜡笔或水彩笔在画纸上画气球、毛线团等,以引起宝宝涂画的兴趣。然后让宝宝拿蜡笔,随意涂涂画画。但注意不要让宝宝将蜡笔放入口中。

游戏2:藏猫儿

目的:让宝宝体验寻找亲人的感觉。

玩法:您先在室内藏好,叫宝宝找。当宝宝找不到时,家长可呼唤宝宝的名字,也可伸出头或露出脚,让宝宝容易找到。可多换几个地方让宝宝找。

游戏3:认三角

玩法:可在纸上用色彩鲜艳的笔画出几种三角形图案,并告诉宝宝:“这是三角形“。平时还要结合室内外宝宝常见的有三角形状的实物,反复教宝宝认识三角形。经过反复指认,宝宝便能分辨出三角形。

游戏4:开火车

目的:发展想像力和配合动作。

玩法:您做车头,宝宝做车厢,告诉宝宝:“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乘客同志请上车。呜……“,边摇动双臂边向前跑,让宝宝紧紧跟在后边,同时发出“咔嚓一咔嚓“声。跑一段路后,您说:“火车到站了,乘客同志请下车。“也可让宝宝当车头,您做车厢。

游戏5:听从爸爸妈妈的口令

目的:发展模仿力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如何培养1岁多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

玩法:选择宝宝熟悉的物品,给宝宝一些简单的指示,如告诉宝宝“吃饭前,洗洗手“,“喝奶后,擦擦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宝宝能做到的小事情,训练宝宝听从父母的指示。宝宝做到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宝宝没有做到,就要带着宝宝去做.只要对宝宝的要求合情合理,就不要轻易地放纵他,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要求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而且应该做好,不能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幼儿艺术能力培养三注意?
幼儿艺术能力培养三注意?
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能够弹一手美妙的钢琴,能涂鸦一副奇妙的图画。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艺术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介绍一下艺术能力...[详细]
发布于 2011-07-06

最新推荐

专注力不太好的孩子怎么办
专注力不太好的孩子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饮食、增加运动、减少干扰、专业训练等方式改善。专注力不足通常与睡眠不足、营养失衡、运动缺乏、环境干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作息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有助于提升专注力。学龄前...[详细]
2025-09-28 12:34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缺什么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缺锌、缺铁、缺维生素D、缺优质蛋白、缺B族维生素等因素有关。1、缺锌锌元素参与神经递质合成,长期锌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动物肝脏、贝壳类海鲜、坚果等食物富含锌,轻度缺乏可通过膳食补充。若伴随食欲...[详细]
2025-09-28 11:18
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迷茫状态
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迷茫状态
帮助孩子走出迷茫状态需要家长从心理支持、兴趣引导、目标设定、社交互动和生活习惯五个方面综合干预。迷茫状态可能由成长阶段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自我认知不足或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详细]
2025-09-28 10:03
孩子不和父母说话该怎么办
孩子不和父母说话该怎么办
孩子不和父母说话可能是亲子沟通障碍的表现,需要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关注心理需求、创造对话机会、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解决。1、改善沟通方式避免使用命令式或批评性语言,采...[详细]
2025-09-28 08:47
孩子12岁叛逆期如何教育
12岁孩子叛逆期教育需以理解和引导为主,可通过建立信任、明确规则、积极沟通、转移注意力和树立榜样等方式改善。叛逆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阶段,通常与独立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大、同伴影响等因素有关。1、建立信任家长需避免强硬压制...[详细]
2025-09-28 07:31
孩子不想上学一直哭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学一直哭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学一直哭可以通过安抚情绪、沟通原因、调整作息、家校协作、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可能与分离焦虑、学习压力、社交困扰、环境不适、家庭因素等有关。一、安抚情绪家长需先...[详细]
2025-09-28 06:15
12岁女孩不上学能干什么
12岁女孩不上学可考虑家庭教育、兴趣培养、技能学习等替代方案,但需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权利。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入学,家长应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缓学或休学。家庭教育是替代学校教育的...[详细]
2025-09-28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