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推测式读法:锻炼孩子的思考力

发布时间: 2024-10-16 16: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家长可以让他们尝试推测式的阅读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阅读思维的方式。有助于使孩子真正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从此可以博览群书。不仅如此,推测式读法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推测的过程中,孩子的想法会变得更加主动,不再只是单纯地接受书籍的内容,而会进一步自我思考,自动创造情节和意义。

推测式读法:锻炼孩子的思考力

魏女士和孩子一起阅读了《动物乐团——狐狸先生的帽子》。这是一套由12张故事卡片组成的童书,书中描写了“狐狸先生的帽子摔到河里之后,它不会游泳,两只小青蛙帮助它,把水里的帽子够上来“的故事。魏女士在指导孩子阅读时,没有直接按卡片顺序给孩子讲故事,而是将卡片打乱,先给孩子看其中关于狐狸先生的几张卡片,让孩子观察、推测卡片的内容。孜子一边看,魏女士一边根据卡片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狐狸先生正高高兴兴地走着,帽子怎么会掉呢?“孩子马上说道:“肯定是风吹掉的。“戈女士点点头,又问:“那您猜猜看,狐狸先生的帽子会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弦子猜了几个答案以后,魂女士拿出了下面的卡片,让孩子看自己猜得对不对。接着魏女士又拿出了两张卡片,一张上画着焦急的狐狸先生在河边发愁的样子,一张画着两只小青蛙向狐狸先生走来。魏女士让孩子猜猜狐狸先生和小青蛙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狐狸先生又谊怎样从河里拿回自己的帽子,等等。孩子觉得这样的阅读很有意思,把这当成了游戏,玩得非常投入,而且推测的故事情节也八九不离十。

魏女士把所有的卡片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来排序,孩子也都准确地完成了,还把所有的卡片内容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给妈妈讲了一追。

魏女士对孩子进行推测式读法的训练,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故事的演进则是对孩子思维的大考验,需要充分发挥他的思考力,使孩子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奇妙的幻想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魏女士要求孩子把自己推测出的情节讲述出来也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推测式读法对于孩子可谓受益无穷。至于家长在训练孩子推测故事情节时的具体做法,则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做好思维的铺垫

家长在引导孩子捻测前必须帮助孩子作好思维的铺垫,特别是观察画面,从中获得推测情节的线索。有些童书里的故事带有一定的程式化,情节常有重复之处。家长带领孩子阅读这类故事,应学会常常跳出故事的常态,让孩子根据故事中的情节线索,通过想象、思考来引出不同的故事发展、结局,等等,这样不但可以给故事增添新的色彩,还有效地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2、指导孩子多发现新事物

在阅读带有图画的童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多多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图画上新鲜的事物。如家长提示孩子注意画面上的一些特别之处:“地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树叶呀?““兔宝宝为什么戴上手套了“,然后让孩子自己去仔细观察、思索,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天气凉了,秋风把树叶吹掉了,兔宝宝因为觉得冷才戴上了手套“,等等。如此一采,就能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尽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推测情节不可能凭空而为,必然要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只有孩子所经历和认识的事物多了,推测情节才能有的放矢。在指导推测式读法前,家长应该多方面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带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打开思维。

4、根据上下文推测字义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先试着结合上下文揣测一下字义、词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孩子思维的方法。当然在最开始训练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即在孩子独立的阅读之后,家长可以经过泛读,纠正孩子在猜测推断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认。另外也可以训练孩子查字典,使不确定的字音通过字典获得正确的认读,这里要注意的是字典只能作为猜测推断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字典的习惯。

5、鼓励孩子编故事

推测式读法:锻炼孩子的思考力

除了让孩子推测文章中发生的情节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发挥创造性思维,推测文章之外的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卡了壳“,家长应及时对孩子进行启发,不过也不要过分影响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发挥想象,即使故事再离谱也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如此循序渐进,编了一次以后,可以让孩子编第二次、第三次,但注意应让孩子来编开头,家长来编后面部分,同时要注意不要去限制孩子的用词、用句,以留给孩子广阔的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锻炼孩子自己吃饭
怎么锻炼孩子自己吃饭
虽然肚子饿了之后人就会需要食物是人的本能,但是宝宝是需要进行学习的,并且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一个人年少的时候养成的习惯是会根植在其人生的轨迹之中的,是不会轻易地被改变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之中,是存在一些技巧的。那么今天在这里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技巧。1、我们需要...[详细]
发布于 2024-10-15

最新推荐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幼儿情绪不稳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变化、生理发育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幼儿天生具有敏感型气质,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于这类情况,建议通过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详细]
2025-05-19 16:55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需要家长理性引导,通过沟通理解、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学业平衡和观察支持五个方面处理。1、沟通理解:主动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话,避免直接否定或批评。倾听孩子对恋爱的看法,了解对方基本情况,表达关心而非控制。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孩子...[详细]
2025-05-19 16:52
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
调节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建立规律、正向引导、情绪示范和游戏互动。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疲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引发烦躁,需及时检查并处理。心理上表现为寻求关注或安全感,可通过拥抱、轻声安抚回应。记录孩子...[详细]
2025-05-19 16:43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需要从习惯培养、环境优化、沟通方式、目标管理和适度激励五个方面入手。1、习惯培养:建立固定作业时间表,每天放学后预留30分钟休息再开始学习。使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25分钟专注后休息5分钟。准备作业记录本,让孩子自行勾画已...[详细]
2025-05-19 16:40
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情绪控制需要家长引导和环境支持,通过认知训练、情绪表达、行为示范、游戏互动和规律生活逐步培养。1、认知训练: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易冲动。家长可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识别喜怒哀乐,用"您现在感觉像红色小怪兽吗"等提问强化...[详细]
2025-05-19 16:31
五年级孩子不想写作业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抗拒写作业可能由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混乱、作业难度过高、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导致,可通过兴趣引导、时间规划、任务拆分、环境优化、情绪疏导等方法改善。1、兴趣引导:孩子对学科缺乏兴趣是常见原因。将作业与生活场景结合,如用购物计算...[详细]
2025-05-19 16:28
如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需要理解发展特点、建立安全感、示范情绪管理、设置合理规则、及时安抚疏导。1、理解特点: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弱是正常现象。2-4岁幼儿常因需求未被满足或表达受限出现哭闹,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可通过绘本我的情绪...[详细]
2025-05-19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