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发布时间: 2024-10-16 12: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从2岁起,我们将以一年为一个年龄段,说明孩子该时期的特征和育儿方法。请注意,前边已经说过,孩子因人而异,各有自己的发育特征,所以不要太拘泥于年龄段。这里说明的特征仅作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的参考。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身体发育

2岁是小步缓行时期。孩子刚出生时,妈妈会找大夫问这问那,而孩子到了2岁以后,不仅得病率降低了,找大夫诊断的机会也少了。

1岁半到3岁儿的健康诊断就告一个段落了,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孩子在茁壮成长,所以妈妈容易松一口气。但是,这一时期是孩子从婴儿期过渡到幼儿期的重要时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判断上,应注意内在的问题了。

乍一看苗条起来

看孩子的身体特征,胳膊比腿长得快。长到2岁时,胳膊长60%--75%,而腿只长了40%。但从这以后,腿就开始长得快,找回平衡。同时,身材也渐渐匀称起来。

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2岁儿时期,骨骼生长得快速、显眼。虽然脊椎骨很快坚硬起来,但骨骼本身还很软,如果老躺在同一个方向,或者营养不平衡的话,容易导致身体畸形。要注意到这一点。

这个时期大部分乳牙都长出来了,在牙床里为32个永久齿占好了位置,但到了6岁左右才能长齐。

这时的孩子可以做到既能刷牙,又不呛水,因此可以开始培养饭后刷牙的习惯。一开始不用牙膏只用牙刷也很好。

运动和动作的训练

人只有等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成熟以后,才能出现抓住可见物体或者两脚直立行走等人所特有的动作。要让孩子做超出身体成熟度的运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起到失去信心的反作用。可见,不能提倡过早进行步行运动。

孩子自己能做的运动很乐意反复做,这时应该叫他做下去,因为这是很好的训练机会。

周岁前后大部分孩子能走步。到了2岁还能跑步,可能对用脚尖走步也感兴趣。能在滑梯上坐着滑下来,也会从矮的桌椅上跳下来。到了2岁末时,85%的孩子能并脚上台阶,将近80%的孩子能做并脚跳远或两脚交替上台阶等较难的动作。另外,一只脚站2--3秒钟,骑三轮自行车、翻跟头等更难的动作,只有70%的孩子才能做得出来。

2岁儿是全身运动神经发达时期。尽量给孩子创造到室外玩耍的机会。这一时期是孩子不太老实的时期,也是划伤碰伤不断的时期。但是因为怕孩子受伤就老把孩子锁在屋子里,会影响孩子全身运动神经的发达。另外,孩子的动手运动也发展得很快,如能把积木搭得很高,抛球接球,拉车推车,翻书本等动作都做得很不错。

孩子看画学画时,画圈容易而画垂直线和水平线相当难;画"十"字更难,只有1/3的孩子才能做到。

如果怕危险而不让孩子使用剪刀就会失去训练手指的机会,不如教给孩子怎么用是不危险的,这样,2岁的孩子也能按所学的方法安全使用剪刀。认知能力的发达

幼儿期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尚未分离的时期。孩子通过看、听、闻、摸、尝等活动来了解事物,并且综合这些来自外部的各种刺激后得出结论。

想像力在萌芽

孩子到了2岁,才产生想像力,虽然不能把想像的东西反映在实际行动上,但能在心里想像出某种动作,或者眼前没有的东西也能在脑海里刻画。这是认知发达的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想像这一新的技能,在孩子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来。首先玩儿法有了变化,如表现日常生活的"过家家"游戏等。

还有,孩子可以把语言表达的事情在心中勾画出来。"去隔壁屋把书桌上的报纸拿来",这种眼前无物又相当复杂的命令,2岁末的孩子80%以上都能理解并会做出反应。

恐惧心和好奇心开始萌芽

孩子在这个时期悄悄产生想像中的恐惧心。大人们开玩笑的话,或者为了让孩子听话而说的"狼来了"、"鬼来抓您"等话,都成为使孩子感到恐惧的原因。当然,这些话对遏制孩子的行动有一定效果,但过分了会使孩子成为"怕死鬼",所以,"以怕养乖"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2岁孩子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孩子沉浸在什么都想摸一摸,什么都想打碎的冲动之中,看到新颖的东西非摸不可。爱撕破纸张或乱涂乱画,这些行动正是探索的开始。如果探索欲被"不许撕"、"不许乱画"、"不许跳"等命令来禁止的话,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谨小慎微。但是,什么需求都予以满足也是会出问题的。所以,这个时期要分出能满足探索欲的场所和禁区是很重要的。

开始说话时的注意事项

话里有被动词和能动词。孩子在自己会说话之前,早已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但是,知道的被动词多并不等于会用能动词。孩子经过什么过程学会说话呢?这是很有趣的事。不管人种、文化、社会阶层有什么不同,孩子都是从说一句话开始,而这一句话又包含着许多内容,例如,孩子说声"爸爸"时,也许是"爸爸在屋里"的意思,也许是"爸爸上班了"、"爸爸在哪里"等意思。大概周岁时,孩子能说这种"一语文"。到了1岁半以后才有一半的孩子能说"二语文",而等到2岁半以后,90%以上的孩子都会说了。能说"爸爸上班去了"的"三语文"的孩子,1岁末时只有20%,而等到2岁末时就超过了90%。

孩子能使用"多语文"时,会用上表示关系的助词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从而渐渐理解语言结构。

和妈妈沟通

孩子在这个时期非常爱听故事。不少孩子每天晚上听了故事才能睡觉,还有爱听小人书的孩子。每天晚上,睡前让大人读画册的孩子好像更多。这是母子之间加强沟通的极好机会。纠缠着要听故事和要读画册的孩子一般语言能力发展得快。有时让孩子编故事也是语言训练的好办法。孩子掌握语言大部分是从效仿大人语言中得来的。所以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很重要。首先父母要主动递话,用准确的发音和通俗易懂的短文说话,同时,别烦孩子的提问,要恰如其分地给予回答。这些都是通过语言相互沟通的重要基础。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到了2岁断奶已结束。但是,还有排泄训练尚未完成的孩子。在2岁后半期的孩子中,有85%能自己穿、脱简便的衣服。扣子大、个数少的衣服会让孩子感到穿脱起来更容易。脱比穿容易。所以,从脱开始进行练习,穿自然也就会了。

孩子有了自己能穿能脱的经验,会感到高兴。这时大人应和孩子的"小试牛刀"一起高兴,而不要有任何不耐烦。

要训练孩子自个儿基本上能做到排便、穿衣脱衣、吃饭、刷牙、洗手等身边的事情。

教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这也是训练孩子的目的。同时,要知道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会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而这个关系又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形成。要认识到建立关系的过程比训练结果更重要。

自我意识萌芽

孩子在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有着两种矛盾心理:有心自己做事,又怕弄得失败。所以,如果孩子失败时,妈妈说:"您看,不按妈妈教的做,搞砸了吧。"结果,孩子就会慢慢失去信心,容易变成依赖妈妈的消极孩子。

听到不少妈妈叹道:我家孩子缺乏积极性。奉劝这些妈妈首先应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扼杀了孩子想要自立的萌芽呢?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孩子虽然开始认识自我,但还缺乏自信。有时还会故意和父母作对,违背父母的意志。所以,凡父母命令的事都要拒绝掉。加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一旦不顺心就会跺脚发脾气。

这个时期妈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态度如何,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将起到很大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从2岁起,我们将以一年为一个年龄段,说明孩子该时期的特征和育儿方法。请注意,前边已经说过,孩子因人而异,各有自己的发育特征,所以不要太拘泥于年龄段。这里说明的特征仅作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的参考。身体发育2岁是小步缓行时期。孩子刚出生时,妈妈会找大夫问这问那,而孩子到了2岁以后...[详细]
发布于 2024-10-16

最新推荐

退学的孩子还能上别的学校吗
退学的孩子通常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继续学业,具体需根据学籍状态、退学原因及目标学校政策综合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法律保障就学权利,非义务教育阶段需满足接收学校的转学或重新入学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因政策保护,学生退学后仍可联系户籍所在地学校或教育...[详细]
2025-07-03 13:40
孩子高中成绩不好能上体校吗
孩子高中成绩不好通常可以上体校,但需满足体校招生对体育专项成绩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体校主要考察学生的运动天赋、体能测试成绩及专项技能水平,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体校招生通常以体育测试成绩为核心录取标准,文化课成绩仅作为参考。若孩子在某一体育...[详细]
2025-07-03 12:20
到初二了孩子成绩下降怎么办
孩子初二成绩下降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家庭沟通、优化时间管理、加强心理疏导、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初二阶段成绩波动通常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科难度提升、学习习惯不足、家庭环境影响、师生互动减少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方法初二年级学科知识体...[详细]
2025-07-03 11:00
孩子成绩不好如何写家长评价
孩子成绩不好如何写家长评价
孩子成绩不好时,家长评价应注重鼓励与建设性指导,避免负面批评。评价内容可围绕学习态度、进步空间、具体改进建议展开,同时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与支持。1、肯定努力即使成绩不理想,家长需先认可孩子的付出。例如提及孩子完成作业的认真态度、课堂参与的积极...[详细]
2025-07-03 09:40
孩子不想上学老是哭怎么回事
孩子不想上学老是哭怎么回事
孩子不想上学老是哭可能由分离焦虑、学校适应不良、学习压力过大、社交困扰、家庭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学习方式、改善家庭沟通、寻求专业帮助、建立安全感等方式缓解。一、分离焦虑年幼儿童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上学...[详细]
2025-07-03 08:20
孩子的专注度很差是因为什么
孩子专注度差可能与遗传因素、睡眠不足、营养失衡、环境干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有关。专注力不足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容易分心、丢三落四、难以完成任务、学习效率低下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排除病理性因素后,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详细]
2025-07-03 07:00
孩子高二成绩一塌糊涂怎么办
孩子高二成绩下滑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时间管理、加强基础巩固、寻求专业辅导、优化家庭支持环境来改善。成绩下滑通常与学习效率不足、知识漏洞积累、心理压力过大、师生互动欠缺、家庭期望过高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方法采用错题本系统整理薄弱环节,...[详细]
2025-07-03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