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谁“夺”走了孩子的想像力

发布时间: 2024-10-16 12: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是一封家长来信:

“我的小孩的确出问题了。在孩子出生前,我偶尔看见了一套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案,故此拿来借鉴使用。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大约在三岁左右就认得1000多字、古诗30多首,算术20以内的加法运算。周围的人们都说是个神童。可是他到了小学时,学习一直很不理想。“

谁“夺”走了孩子的想像力

“过去确实不懂得小孩,认为孩子是必须听大人的,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想起来的确很后悔。孩子3岁多的时候,在幼儿园就十分好动,上小学后更是上课不听课、逗同学,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或罚站在讲台边。伴随而来就是我们的打骂了。如今孩子十分懒,还经常说谎,经常是讲到做不到,早上起床慢慢吞吞,天天写作业的时候潦草应付或者就是经常不完成,孩子写的汉字连他自己都看不懂。“

“为小孩的教育我感觉太费力气,打他的时候,他眼神露出凶光,样子很委屈。不打吧,有时候又极为难忍。如今,我侧重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稍为有点好转,但总感觉效果不佳,故致信于您,是否能指点迷津。“

这是一名家长写给宁夏幼儿教育心理咨询专家李跃儿老师的一封信。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故事也不少。为什么一个个在幼儿园小班里还是天真烂漫、热爱思考、喜爱探索、想像力丰富的幼儿,可到了小学却出现了另一番情况。是谁“夺“走了孩子的想像力?

幼教老师点评:想像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动因。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玉义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科学实验证明,对孩子进行提早教育只会事倍功半。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严重挫伤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因此无法专注学习。

银川市第四幼儿园教师黄瑛说,这些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家长造成的。孩子应该有探索他自己世界的自由,然而,许多家长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娇“育孩子,替孩子做好一切事情,剥夺了孩子体验的快乐,造成了孩子只会被动接受,而不会主动思维,更谈不上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

谁“夺”走了孩子的想像力

宁夏附属医院幼儿园教师周红芳、祁鸿雁直言:许多家长急功近利,为满足“我孩子特聪明“的虚荣心,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强教各种乐器及技能,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还需要探索精神、想像力等内在能力的培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抓住孩子想像力萌芽期
从2岁起,我们将以一年为一个年龄段,说明孩子该时期的特征和育儿方法。请注意,前边已经说过,孩子因人而异,各有自己的发育特征,所以不要太拘泥于年龄段。这里说明的特征仅作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的参考。身体发育2岁是小步缓行时期。孩子刚出生时,妈妈会找大夫问这问那,而孩子到了2岁以后...[详细]
发布于 2024-10-16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