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如果孩子没有玩耍 后果很严重

发布时间: 2024-10-19 17: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年龄段,如果生活中没有玩耍,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一篇关于玩耍的文章里,杰伊·特德尔(JayTeitel)认为:“成年人不仅绑架了孩子的玩耍,而且出于恐惧和对完美的追求,他们又把掺有杂质的玩耍还给儿童。”玩耍似乎已经变得高度结构化、计划过度的竞技体育性游戏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在玩由父母或教练编排的小型联赛式的竞技性体育项目、电子游戏或侵占了儿童想象力(这本是儿童游戏的灵魂)的玩具。这些活动很容易变成工作而不是玩耍。

如果孩子没有玩耍 后果很严重

我们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不相信他们的力量,觉得他们是潜在的受害者而不是生存者。“有力的游戏需要强大又独立的玩家。”有力的游戏赋予孩子一种自由,以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去教育自己,通过创造某事来真正地理解它,并与其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

了解缺少玩耍会阻碍成长发育这一事实,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玩耍的好处。如果一生中不经常进行游戏,那么我们的身体和社会关系网络都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玩耍从母子联系开始。如果幼猴出生后就和母亲分开,它就没有机会和母亲一起玩互动的发育游戏。没有玩耍和亲密关系,它们会生活在永恒的恐惧和退缩中。它们来回摇摆(为了获得它们需要的运动)或者撕咬自己(为了获得感官刺激),而且和其他猴子在一起时,它们会变得狂躁。

普雷斯科特(prescott)比较研究两种不同的地方文化,其中一种习惯于触摸孩子并把孩子背在身上,另一种则不碰也不背孩子。在那些母亲经常背着婴儿的文化中,暴力水平就比较低(例如毛利人、巴巴哥人、巴厘岛人)。那些不背婴儿的文化中,暴力水平较高(科曼奇族人、马赛人、桑格人)。

没有触摸、运动和玩耍,孩子会产生脑功能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分裂。孤立阻碍脑中大部分区域正常发育,例如小脑中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控制触觉的综合躯体感觉区域,控制直接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缺乏玩耍和触摸的孩子,脑的体积要小20%~50%。

那些有暴力倾向又反社会的人和年轻杀人犯,通常有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儿童时期可能会受过对其影响很大的虐待,而且一生中都缺少正常的玩耍行为。脑中玩耍和基于求生模式的系统是相互分离的。这些年轻暴徒当中,许多人都服用对抗抑郁症的精神刺激药物。这些刺激药物会促进以生存为基础的行为,使他们的长期紧张状态恶化,并且破坏所有玩耍的潜力。“玩耍的反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隔离和孤立。”

雷内·史必兹(ReneSpitz)是一个25岁的杀人凶手,在没有玩耍的童年中他经历了分离、孤立和虐待。尽管他曾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但是因为缺少玩耍,他患了抑郁症,这意味着他的自控能力也受抑制,最终导致病态的暴力行为。这同样可以解释科伦拜恩中学的男孩为何杀人。科伦拜恩中学枪击事件以后,一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士说道:“成人应该有勇气扪心自问:我们怎么会培养出这些内心充满恐惧、愤怒和孤独的孩子?我们该如何评价这种文化?它永无止境地生产和积累毫无意义的物质物品,其重要性居然超过了自己孩子的精神、心灵和思维!作为一个民族,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又想往何方去?”

玩耍是培养自我、同理心、善心和同情心的途径。它还是一个相当可靠的指标,预示这个社会是否会和平、充满爱心并且相互配合。

如果孩子没有玩耍 后果很严重

文化是我们神经生物学的女仆。如果没有合适环境营造疼爱感,和平、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詹姆士·普雷斯科特(Jamesprescott)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男女长期禁欲的后果很严重
男女长期禁欲的后果很严重
夫妻之间的房事不仅能传宗接待,更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禁欲中的话,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男人长期禁欲容易出现阳痿的症状,女人禁欲则会让自己变老变丑,所以不管男女都不能长期禁欲,对于单身贵族而言,遇到合适的就嫁了吧...[详细]
发布于 2018-06-04

最新推荐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要求购买新衣服是青春期常见的消费需求表达,家长可通过沟通需求、设定预算、引导理性消费等方式处理。1、沟通需求主动了解孩子购买动机,询问是否因社交需求、审美变化或同学影响产生购物欲望。通过开放式对话区分必要与非必要需求,例如校服更换属...[详细]
2025-08-20 13:12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可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行为规范、心理疏导、培养社交技能、适当奖惩等方式改善。孩子行为问题通常由缺乏关注、规则意识薄弱、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模仿他人、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一、加强沟通家长需主动与老师保持定期联系,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8-20 12:34
孩子在学校打人了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打人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引导情绪管理、与学校合作、建立行为规范、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打人行为可能与情绪失控、模仿他人、缺乏社交技巧、家庭环境影响、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1、沟通了解原因家长需第一时间与孩子平静...[详细]
2025-08-20 11:56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需送礼吗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时无须通过送礼解决,沟通和家校合作是更有效的处理方式。教育公平是教师的职业准则,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孩子在校表现、与校方反馈、参与学校活动、寻求教育部门协助等途径改善问题。老师对孩子存在偏见属于教育伦理问题,家长应优先采...[详细]
2025-08-20 11:18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记录、寻求第三方协助、培养孩子心理韧性、与校方协商等方式处理。偏见可能源于沟通不足、误解或个体差异,需理性应对避免冲突升级。一、主动沟通家长应选择合适时机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避免指责性语言,以了...[详细]
2025-08-20 10:41
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宿舍受排挤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校方支持、建立家庭安全感、鼓励兴趣社交等方式帮助孩子应对。校园社交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家庭环境影响或特殊行为习惯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详细]
2025-08-20 10:03
孩子宿舍有人欺负怎么办呢
孩子遭遇宿舍欺凌时,家长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通过沟通安抚情绪、联系学校核实情况、教导自我保护技巧、留存证据协助调查、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等方式解决。1、沟通安抚情绪发现孩子被欺负后,家长需保持冷静,用温和态度引导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质问或责...[详细]
2025-08-2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