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大人越包办孩子的自主性越差

发布时间: 2024-10-19 18: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么大还不会穿衣服,和小朋友闹矛盾就知道哭,大人们在感叹孩子自主性差时,可曾想过,每个孩子的自主性从小就开始萌发了,只不过有些家长害怕他们受挫或受伤害而处处包办、代替、指导,反而一点点挫伤了他们自主探索、尝试的欲望和自信。

大人越包办孩子的自主性越差

3~6岁是孩子自主性发展的高峰

“眼看要上幼儿园了,可蓝蓝还不会自己拿小勺吃饭,只会用手抓饼干吃。在家里,她奶奶一天三顿饭喂她;上了幼儿园,几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谁顾得上她,那不得一天到晚挨饿吗?”今年8月份时,蓝蓝妈为了教女儿学吃饭,又哄又骗又吓唬,但进展缓慢。

其实,蓝蓝一岁多时就能自己吃饭了,从开始时用手抓着吃到学会了拿勺吃。然而,因为她太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小手,常常一顿饭要吃上1个小时,还弄得全身、满桌甚至一地都是脏兮兮的。结果,蓝蓝的奶奶看不惯孩子吃饭的“可怜样”,坚持喂她,任凭蓝蓝妈怎么说都不行。慢慢地,蓝蓝就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饭了,别人喂她吃饭,她还四处乱跑呢。

1岁左右甚至更小的时候,孩子的自主性就开始萌发了,特别是3~6岁到了自主性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孩子们手脚灵便、好奇心增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探索和尝试,比如刷牙、吃饭、上厕所、拆卸小玩具等。

一些家长总怕孩子自己刷牙刷不干净、吃饭撒一地,或担心他们动作慢而耽误了上幼儿园等,常常抢着帮孩子做这些事。“我自己做”的自主性老是被别人剥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羞怯和疑惑:我到底行不行?时间久了,不仅会破坏孩子正在萌发的自主性,甚至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

孩子经历挫折才能够成长

暑假里,5岁多的天天和小区里一帮孩子正追着玩得高兴,不知道为啥吵了起来,还越吵越凶,甚至要动手。正忙着做饭的天天妈听见了,赶紧跑下楼,一看,几个孩子合起伙来争抢儿子的一辆遥控车。

一看妈妈下楼来了,天天的眼泪喷涌而出。一开始,天天妈见这么多孩子欺负儿子,很生气,想训斥他们。但转念一想,小孩争抢玩具是常事,自己不可能随时随地护着儿子,他必须学会自己解决矛盾。于是,她问孩子:“您回家不?”“不回!”“那好,您就自己想办法,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说完,天天妈回家了,尽管她真的很担心儿子被小伙伴们欺负。

一个多小时后,儿子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虽然手上没有了遥控车,却笑嘻嘻地拿回一个变形金刚。原来,他和几个小朋友早就和好了,互相交换着玩具玩。

对于孩子,家长的确有大把的人生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或重蹈覆辙。比如孩子学走路时,大人明知道孩子要摔跤,于是一些家长就不愿意松开手;比如孩子想拆卸玩具、探索奥秘时,家长知道孩子很可能弄坏玩具而阻止……

从表面上看,家长可能是帮孩子躲避了一些“挫折”,但仔细一想,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在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人生经验的机会,还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主性。耿耀国提醒家长,孩子必须重复必要的挫折,才能够成长。

积极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

一天,王女士洗衣服时,看到6岁的女儿一直盯着自己看,显然她是对洗衣服感兴趣了。王女士就把女儿抱起来,让她的小手能够着浴盆里的衣服。虽然女儿一直用手拍打着洗衣服,把肥皂沫弄得满天飞,污水溅了两人一身,但她还是朝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第二天,王女士特意去超市买了小脸盆、小围裙、小手套、小凳子,她对女儿说:“我知道您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衣服,可是浴盆太深,您够不着。看,妈妈给您准备了小脸盆、小围裙,以后您就能自己洗衣服了……”“谢谢妈妈!”听完妈妈的话,女儿马上就端了一盆水,穿戴好围裙,学着大人的样去洗衣服了。

大人越包办孩子的自主性越差

当您发现孩子有了某种探索的冲动时,不光要鼓励并肯定孩子自主探索的行为,更要积极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妨多带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环境,其实旅游就是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一个不错选择。当然,家长在孩子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及时鼓励、指导和帮助,也能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自主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孩子成绩越差越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成绩越差越不听话
孩子成绩越差越不听话可能与学习压力过大、缺乏正向激励、家庭沟通方式不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种现象往往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相互影响的结果,需要家长从教育方式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进行干预。1、学习压力过大长期学业挫败感会导致孩子产生逃避心理。当孩子反复经历考试失利或作...[详细]
发布于 2025-06-24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