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10-04 20: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小板是人体重要的止血工具,一旦明显减少,就可能导致各种出血的表现,小孩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第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实质上是自身免疫的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寿命缩短。这是导致儿童严重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通过检测可能发现一些自身抗体的异常,比如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小孩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第二、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相对不太严重,在感染控制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第三、血小板生成障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骨髓衰竭等病,因为骨髓中血小板产生不足而导致。

第四、药物相关性的血小板减少,一些药物,比如化疗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病毒药物和退热药物在部分儿童中间也可能导致血小板的减少。

小孩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第五、血小板分布异常:比如巨脾导致的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就会在脾脏中滞留过多,最终破坏过多而导致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一旦降低,容易导致出血。但如果血小板只是轻度减少,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出血,可能出现皮肤出血点等不会威胁生命的表现,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鼻出血、牙龈出血,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肺出血、颅内出血等等来危及到我们的生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小孩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血小板是人体重要的止血工具,一旦明显减少,就可能导致各种出血的表现,小孩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实质上是自身免疫的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寿命缩短。这是导致儿童严重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通过检测可能发现一些自身抗体的异常,比如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第二、感...[详细]
发布于 2024-10-16

最新推荐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要求购买新衣服是青春期常见的消费需求表达,家长可通过沟通需求、设定预算、引导理性消费等方式处理。1、沟通需求主动了解孩子购买动机,询问是否因社交需求、审美变化或同学影响产生购物欲望。通过开放式对话区分必要与非必要需求,例如校服更换属...[详细]
2025-08-20 13:12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可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行为规范、心理疏导、培养社交技能、适当奖惩等方式改善。孩子行为问题通常由缺乏关注、规则意识薄弱、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模仿他人、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一、加强沟通家长需主动与老师保持定期联系,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8-20 12:34
孩子在学校打人了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打人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引导情绪管理、与学校合作、建立行为规范、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打人行为可能与情绪失控、模仿他人、缺乏社交技巧、家庭环境影响、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1、沟通了解原因家长需第一时间与孩子平静...[详细]
2025-08-20 11:56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需送礼吗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时无须通过送礼解决,沟通和家校合作是更有效的处理方式。教育公平是教师的职业准则,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孩子在校表现、与校方反馈、参与学校活动、寻求教育部门协助等途径改善问题。老师对孩子存在偏见属于教育伦理问题,家长应优先采...[详细]
2025-08-20 11:18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记录、寻求第三方协助、培养孩子心理韧性、与校方协商等方式处理。偏见可能源于沟通不足、误解或个体差异,需理性应对避免冲突升级。一、主动沟通家长应选择合适时机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避免指责性语言,以了...[详细]
2025-08-20 10:41
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宿舍受排挤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校方支持、建立家庭安全感、鼓励兴趣社交等方式帮助孩子应对。校园社交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家庭环境影响或特殊行为习惯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详细]
2025-08-20 10:03
孩子宿舍有人欺负怎么办呢
孩子遭遇宿舍欺凌时,家长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通过沟通安抚情绪、联系学校核实情况、教导自我保护技巧、留存证据协助调查、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等方式解决。1、沟通安抚情绪发现孩子被欺负后,家长需保持冷静,用温和态度引导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质问或责...[详细]
2025-08-20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