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宝妈知识 > 产后 > 正文

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

发布时间: 2024-11-07 07:35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羊水过多是一种妇女在怀孕期间常见的疾病,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孕妇门英予以重视。那么,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

羊水过多不会自己减少的,孕妇们应高度重视,孕妇们应定期到医院接受产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发生率为0.5%~1%。羊水量在数日内急剧增多,称为急性羊水过多;羊水量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增多,称为慢性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

急性羊水过多较少见。多发生在孕20~24周,羊水急剧增多,子宫短期内明显增大,产生系列压迫症状:腹胀、行动不便;表情痛苦;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不能平卧。慢性羊水过多较多见。多发生在孕晚期。数周内羊水缓慢增多,症状较缓和。无明显不适或仅轻微压迫症状:胸闷、气急,能耐受。

羊水过多可试试食疗方法。出现羊水异常的准妈妈可适当调节日常饮食,特别是慢性羊水过多者,通过食疗调治基本无副作用,更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中医在临床上常用源自千金要方的经典方药“鲤鱼汤”来调治,具体用法是:鲤鱼1条,去内脏,加白术15g,陈皮6g、茯苓15g、当归12g、白芍12g,生姜6g,煎浓汤,去药材,饮汤吃鱼,通常服用3~5剂即有明显的效果。

孕期的各种小常识是值得引起孕妇的注意的,也是孕妇保证自己和宝宝的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
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
羊水过多会自己减少吗?羊水指数,是指以妈妈的肚脐为界,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里面的最大羊水池的最大垂直深度的总和即羊水指数。8-11周胎儿开始排尿,这时慢慢开始会产生羊水,一般来说,大概16周的羊水量还是比较少的,在200-300毫升左右,到了34周,就大概会有1000毫升,随后...[详细]
发布于 2024-10-30

最新推荐

现在未婚先孕很丢人吗
未婚先孕是否丢人主要取决于个人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群体对此存在明显认知差异。随着社会观念多元化发展,未婚先孕的污名化程度已有所降低,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传统道德压力。在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未婚先孕更多被视为个人生活选择。现...[详细]
2025-09-22 16:22
未婚先孕生孩子怎么办
未婚先孕生孩子需要综合考虑心理支持、产前检查、法律权益、经济规划和育儿准备等方面。未婚妈妈可通过正规医院建档产检、咨询法律人士了解抚养权与继承权、申请社会救助或补贴、参与育儿课程学习护理技能、建立亲友支持网络等方式应对。1、...[详细]
2025-09-22 15:06
未婚先孕会有好结果吗
未婚先孕的结果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个人经济基础、家庭支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部分未婚先孕者通过积极调整能建立稳定家庭关系,但多数可能面临经济压力、情感纠纷等挑战。未婚先孕后若双方具备成熟的心智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可能促使伴侣更快...[详细]
2025-09-22 13:50
未婚先孕真的不幸福吗
未婚先孕是否幸福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个人经济基础、家庭支持、伴侣责任承担能力等因素。未婚先孕可能面临社会舆论压力、经济负担加重、育儿资源短缺等挑战,但也可能因孩子的到来促进伴侣关系成熟、激发奋斗动力。未婚先孕的幸福感受与个体...[详细]
2025-09-22 12:34
未婚先孕都过得怎么样
未婚先孕的生活状态因人而异,部分家庭通过积极调整能建立稳定关系,部分可能面临经济或社会压力。未婚先孕可能涉及情感支持不足、家庭矛盾、育儿资源短缺等问题,但也存在共同成长、责任意识增强等积极案例。未婚先孕的群体中,部分伴侣在得...[详细]
2025-09-22 11:18
未婚先孕真的会幸福吗
未婚先孕的幸福程度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情感基础、经济能力、家庭支持以及未来规划。未婚先孕可能带来意外惊喜,也可能面临现实挑战。未婚先孕的幸福感受与伴侣关系稳定性、社会接纳度、个人心理调适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情感稳定的伴...[详细]
2025-09-22 10:03
为什么胖的女人难怀孕
为什么胖的女人难怀孕
肥胖女性怀孕困难主要与内分泌紊乱、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因素有关。肥胖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卵子质量、胚胎着床等环节降低生育能力,但通过科学减重和医疗干预多数可改善。1...[详细]
2025-09-22 08:4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