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发烧39度吃药不退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1-10 19: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发烧39度吃药不退怎么办?

发烧是指发热,婴儿发热体温39℃,服药不退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明确用药是否正确,用药时间是否太短,联合物理冷却,积极补充水分等。建议家长在此期间加强护理,监测体温变化。

宝宝发烧39度吃药不退怎么办

1、明确用药是否正确: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有退热作用,如果父母给孩子使用的不是退热药,而是简单的消炎药,这种现象可能会发生。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可与退热药物联合治疗,如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

2、用药时间是否过短:有些儿童对药物反应不敏感,用药一段时间后可能没有完全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例如,在服药后30分钟内,一般没有明显的退热反应,可以继续观察,然后对药物发挥作用,可以逐渐出汗、退热;

3、联合物理降温:对于腋窝温度超过38.5℃的儿童,在使用退热药物时,还需要进行物理冷却,以促进体温的快速下降。您可以使用退热贴纸,也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前额、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或洗个温水澡;

4、积极补充水分:发热儿童通常有更多的水分流失,建议积极补充水或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Ⅲ等,不仅能预防脱水、电解质紊乱,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药物的吸收,促进炎症物质的新陈代谢。

宝宝发烧39度吃药不退怎么办

如上述治疗仍无效,或体温持续升高,建议积极带到医院儿科、儿科等相关部门,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也可通过局部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效果较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发烧39度吃药就吐
宝宝发烧39度吃药就吐
发烧是一种通俗的讲法,临床上的医学术语为发热。宝宝发热常用的退烧药物多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这类药物会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而宝宝的脾胃功能通常是比较弱,导致有些人吃了之后会出现呕吐等现象,使药效得不到利用;宝宝发热39度,吃非甾体抗炎药后就吐,可以选择使用退热栓剂放入宝宝肛门内来...[详细]
发布于 2024-09-29

最新推荐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家庭氛围、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详细]
2025-09-27 12:34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怎么办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可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规则、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叛逆行为通常由心理发展需求、家庭关系紧张、学校压力、社交环境影响、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想...[详细]
2025-09-27 11:18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可以吗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在家长评估安全后可适当允许,少数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谨慎。十五岁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独立行动能力,日常短途出行如上下学、兴趣班往返通常可以独自完成。家长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确保孩子熟悉...[详细]
2025-09-27 10:03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容易生气通常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情绪识别训练、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则明确告知孩子行为边界,用简单指令如生气时不能打...[详细]
2025-09-27 08:47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可通过与学校沟通、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家长介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校园欺凌通常由性格差异、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缺失、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与学校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宿管老师,明确反...[详细]
2025-09-27 07:31
孩子大学专业没选好怎么办
孩子大学专业选择不理想时,可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职业规划调整、技能补充等方式应对。专业选择偏差可能由兴趣认知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家庭干预过度、就业焦虑、院校调剂等因素引起。1、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学...[详细]
2025-09-27 06:15
孩子初一跟不上留一年好吗
孩子初一跟不上是否需要留级需结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综合判断。留级可能帮助巩固基础,但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关键取决于个体适应性和学校支持措施。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留级可获得更多时间消化知识,尤其数学、英语等连贯性强的学科。教...[详细]
2025-09-27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