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期间,如果母亲患有某些疾病,需要停止哺乳以避免传染或影响婴儿健康。常见需要禁止哺乳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活动性结核病、未经治疗的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正在接受化疗或放射性治疗等。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母乳传播或对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艾滋病:艾滋病病毒HIV可以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儿,增加感染风险。母亲确诊HIV后,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并采用配方奶粉或其他安全喂养方式。同时,母亲需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载量。
2、活动性结核病:活动性结核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母亲在患病期间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并停止母乳喂养。母亲需接受抗结核治疗,直到病情得到控制且医生确认安全后再考虑恢复哺乳。
3、未经治疗的梅毒: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儿,导致先天性梅毒。母亲确诊后应暂停哺乳,并接受青霉素治疗。治疗完成后,需经医生评估确认无传染风险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4、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可通过母乳传播,对早产儿或免疫系统较弱的婴儿可能造成严重健康问题。母亲确诊后,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或选择将母乳进行巴氏消毒后再喂养。
5、化疗或放射性治疗:母亲在接受化疗或放射性治疗期间,药物或辐射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婴儿健康。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待治疗结束并经医生确认安全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有诸多益处,但当母亲患有上述疾病时,需优先考虑婴儿的安全。在停止哺乳期间,母亲可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替代喂养方式,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母亲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未来可能的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
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