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分泌不仅限于哺乳期,孕期乳腺已开始发育准备,产后受激素调节持续泌乳,断奶后仍可能少量分泌数月。
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和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奠定基础。部分孕妇孕晚期可能出现初乳渗出,属正常生理现象。若发现血性分泌物需排查乳腺导管内病变。
胎盘娩出后孕激素水平骤降,催乳素主导启动乳汁分泌。新生儿吮吸通过神经反射促进催产素释放,形成"吸吮-泌乳"循环。母婴分离时可通过每2-3小时按摩乳房、使用医用级吸奶器维持泌乳机制。
停止哺乳后1-2年内都可能挤出少量乳汁,与催乳素缓慢回落有关。突然断奶易引发乳腺炎,建议逐步减少喂哺次数,配合生麦芽60g煎水代茶饮回奶。持续泌乳超过3年需检查垂体泌乳素瘤可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服用胃复安等药物可能引发病理性溢乳。需进行血清催乳素检测和垂体MRI排查肿瘤。溴隐亭可抑制异常泌乳,中药炒麦芽配合逍遥散加减也有调节效果。
垂体肿瘤或肝硬化导致雌激素灭活减少时,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伴泌乳。需检测肝功能、性激素六项,针对原发病治疗。避免自行挤压刺激,防止乳腺导管扩张。
维持正常泌乳需保证每日500kcal额外热量摄入,推荐鲈鱼豆腐汤、核桃黑芝麻糊等食疗方。哺乳期每天饮水2000ml以上,非哺乳期异常泌乳者限制豆制品摄入。适度进行扩胸运动和肩部放松,避免过紧文胸压迫乳腺。观察乳房硬度变化,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乳腺科就诊。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
20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