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遗传病检查需结合基因检测、影像学评估和家族史分析,常见方法包括全外显子测序、染色体核型分析、代谢筛查。
通过血液或唾液样本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全外显子测序可覆盖20000多个基因,适用于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疾病;靶向Panel检测针对已知遗传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亨廷顿舞蹈病;MLPA技术能发现大片段缺失/重复。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复核。
MRI可显示脑结构异常如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质结节,DTI技术评估白质纤维损伤;PET-CT检测代谢异常区域,对线粒体脑肌病有诊断价值;超声检查适用于婴儿期胼胝体发育不良等畸形。
尿有机酸分析诊断甲基丙二酸血症,血氨基酸检测发现苯丙酮尿症;酶活性测定用于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溶酶体病;脑脊液检查辅助确诊葡萄糖转运蛋白缺乏症等代谢性脑病。
脑电图识别癫痫样放电,如Angelman综合征特征性高波幅慢波;肌电图区分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CMAP检测适用于腓骨肌萎缩症;诱发电位评估视神经脊髓炎等脱髓鞘病变。
绘制三代家系图判断遗传模式,X连锁隐性遗传如杜氏肌营养不良需关注母系携带者;动态突变疾病如脆性X综合征需检测CGG重复次数;线粒体遗传病遵循母系遗传规律,需检测mtDNA突变。
检查前后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维持神经营养,适度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功能。备孕夫妇可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已确诊家庭需遗传咨询评估再发风险。新生儿期开展TSH、G6PD等常规筛查,对阳性结果需在3个月内启动干预。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进展,部分代谢病需终身特殊饮食管理。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
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