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进行CT检查需谨慎评估风险,必要时可暂停哺乳24小时,具体需根据检查部位、造影剂使用情况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CT检查产生的电离辐射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但普通部位如四肢检查的辐射量较低。乳腺CT或腹部CT需特别注意,建议检查后挤出受影响乳汁丢弃,24小时后再恢复哺乳。可选择铅围裙防护非检查区域,降低散射辐射。
含碘造影剂可能通过乳汁传递,导致婴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碘海醇、碘帕醇相对安全,但仍需暂停哺乳12-24小时。检查前告知医生哺乳状态,必要时提前储备母乳。
优先考虑无辐射的超声或MRI检查,尤其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必须做CT时,选择低剂量扫描技术。急诊情况下可权衡利弊,必要时短暂中断哺乳。
安排在哺乳后立即检查,延长下次哺乳间隔时间。非紧急检查可推迟至断奶后,紧急情况需遵医嘱。检查后多喝水促进造影剂代谢,定期监测婴儿反应。
提前与放射科医生沟通哺乳情况,明确检查必要性。记录检查参数和造影剂类型,咨询儿科医生后续哺乳建议。保留检查报告供后续就医参考。
哺乳期饮食应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保持充足水分促进代谢,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检查后注意观察婴儿有无烦躁、皮疹等异常,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储存的母乳需标注日期并按需使用,恢复哺乳前可测试婴儿接受度。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