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体变化涉及激素水平、生殖系统、体型代谢、心理状态和泌尿系统五个方面。
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降,催乳素上升促进泌乳。部分产妇出现产后甲状腺炎,表现为甲亢或甲减症状。应对方法包括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亢期避免含碘食物,甲减期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情绪波动明显者可尝试正念冥想,严重时需心理干预。
子宫6周内从1000g缩回50g,恶露排出持续2-6周。剖宫产产妇需关注切口愈合,顺产者可能出现阴道松弛。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可改善盆底肌功能,重度子宫脱垂需考虑悬吊术或子宫托。哺乳会延迟月经恢复,但需注意产后42天前同房仍需避孕。
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需康复治疗,穿戴收腹带需每天不超过8小时。骨盆前倾可通过猫牛式瑜伽动作矫正,每天2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脂。妊娠纹可涂抹含积雪草成分的护肤品,激光治疗需产后6个月后进行。
产后抑郁筛查建议用爱丁堡量表,评分≥13分需专业干预。建立母婴同室睡眠周期同步,家人分担夜间哺乳可缓解焦虑。心理咨询、团体治疗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主要治疗方式,严重自杀倾向需住院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达30%,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连续6周有效。尿潴留患者可尝试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减少咖啡因摄入,每小时排尿训练配合盆底电刺激能改善症状。
产后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每天钙摄入不低于1000mg,哺乳期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温和运动从产后2周散步开始,6周后逐步恢复普拉提或游泳。会阴护理使用智能马桶冲洗,剖宫产切口保持干燥透气。定期产后复查包括血常规、B超和盆底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能有效促进恢复。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