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注射去水肿针可能引发低钠血症、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代谢紊乱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去水肿针通过促进尿液排出降低体内水分,但新生儿肾脏调节功能未完善,过度利尿易导致血钠浓度骤降。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甚至抽搐,需立即停止用药并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监测电解质至稳定。
药物成分可能引发皮疹、呼吸急促或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出现症状时立即停用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配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静脉滴注。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30%,强效利尿剂可能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需进行肾脏B超检查,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药物干扰电解质平衡易引发低钾血症、低氯性碱中毒。需每6小时监测血气分析,口服氯化钾溶液纠正低钾,严重者静脉输注含钾液体。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硬结、红肿或坏死。选择脐静脉或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出现炎症时外敷50%硫酸镁溶液,合并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护理期间保持每日体重监测,体重下降超过10%需调整剂量。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低盐饮食,避免腌制食品。人工喂养可选用低渗透压配方奶,按每公斤体重120-150ml控制液体摄入。每日进行四肢抚触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观察囟门张力及皮肤弹性变化。出现肌张力减退或体温异常时需紧急就医。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