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糜烂主要由外伤刺激、干燥环境、感染因素、鼻腔结构异常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频繁挖鼻、用力擤鼻涕或异物刮擦可直接损伤鼻中隔黏膜。治疗需停止机械刺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严重者采用硝酸银局部烧灼止血。鼻腔冲洗可减少结痂,避免使用含薄荷脑的刺激性鼻用药物。
长期处于空调房或干燥气候会导致黏膜脱水皲裂。建议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湿润鼻腔,睡前涂抹维生素AD软膏。加湿器需每日换水避免滋生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黏膜溃烂。细菌性感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使用克霉唑乳膏。反复感染者需做细菌培养,系统性感染需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
鼻中隔偏曲导致气流长期冲击特定部位。矫正需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后使用膨胀海绵压迫止血。轻度偏曲可采用鼻用激素喷雾减轻水肿,避免发展为穿孔。
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影响黏膜修复。需检测血清铁、维生素B12水平,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7mmol/L以下。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系统治疗原发病。
日常护理需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摄入,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鼻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具体方法为拇指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顺时针旋转20次。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少鼻腔充血,冬季外出佩戴保暖口罩。出现持续出血、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症状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