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引起。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脓疱疮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70%病例。该菌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导致水疱形成。治疗需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口服头孢氨苄,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三次。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表现为结痂型脓疱疮,常见于口鼻周围。该菌产生的链激酶会溶解纤维蛋白。推荐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合并淋巴结肿大时需口服阿奇霉素,疗程7-10天。
约15%病例存在两种细菌协同感染,表现为大疱性脓疱疮。需联合使用抗生素药膏如复方多粘菌素B,每日消毒换药两次。深部感染需静脉注射苯唑西林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快速扩散的疼痛性脓疱。需采用利奈唑胺片剂治疗,创面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严格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脓疱疮多由母婴垂直传播的B族链球菌引起。需住院静脉注射青霉素G,每小时用碘伏消毒脐周,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
脓疱疮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A促进皮肤修复。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汗液刺激,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护理时戴无菌手套,用过的毛巾煮沸消毒,痊愈后继续用药三天防止复发。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每月复查链球菌抗体滴度。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