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干燥需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增加运动、建立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常见原因,母乳喂养妈妈需减少辛辣食物,奶粉宝宝可尝试低聚糖配方。6个月以上婴儿添加南瓜泥、西梅泥等高纤维辅食,幼儿阶段增加燕麦、全麦面包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香蕉、苹果等鞣酸含量高的食物。
体内缺水会导致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新生儿每日需水量约150ml/kg,母乳喂养无需额外补水。混合喂养宝宝在两餐间喂5-10ml温水,1岁以上幼儿每天饮水量应为600-800ml。夏季或发热时需增加20%饮水量。
缺乏运动减缓肠蠕动,新生儿可做被动操如蹬自行车动作,每天3-5次。会爬行的婴儿每天保证1小时爬行时间,学步期幼儿进行蹲起游戏。腹部按摩采用顺时针方向,餐后1小时进行,每次5分钟。
排便反射训练在餐后15-30分钟进行,使用专用坐便器保持膝盖高于臀部。记录每日排便时间,建立生物钟。避免把尿行为,2岁以上儿童如厕训练每次不超过5分钟。
顽固性便秘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每日1ml/kg,短期应用开塞露不超过3天。益生菌选择动物双歧杆菌BB-12株,连续服用2周。中医推拿选取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每日1次。
持续便秘需排查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饮食中增加火龙果、猕猴桃等带籽水果,每日保证30分钟户外活动。夜间睡眠保持腹部保暖,奶粉冲调按标准比例。观察大便性状改善情况,记录排便频率,必要时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长期未缓解需儿科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